进贤进能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进贤进能的意思进贤进能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进贤进能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进贤进能
拼音: jìn xián jìn néng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进: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等。
典故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器》:“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进贤进能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一眼看出人才的成语?

一望而知。

拼音:yī wàng ér zhī

解释:一看就明白。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又说了一回话,大约言语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示例:而且一望而知情商也没用,因为客堂里都搭起床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近义词:一目了然,一览无遗,洞若观火,泾渭分明,显而易见,昭然若揭,彰明较著。

反义词:隐隐约约,模棱两可,雾里看花。

独具慧眼[dú jù huì yǎn]

汉语成语本词条

独具慧眼,汉语成语

拼音是dú jù huì yǎn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

出自丰子恺《谈自己的画》。

中文名独具慧眼

拼音dú jù huì yǎn

出处丰子恺《谈自己的画》

注音ㄉㄨˊ ㄐㄩˋ ㄏㄨㄟˋ ㄧㄢˇ

成语出处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

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11回:“先帝选你做顾命大臣,可谓慧眼独具。”

成语辨析反义词:一无所长、愚昧无知

近义词:慧眼独具、明察秋毫

一眼看出人才的成语:进贤进能 jìn xián jìn néng

成语解释:犹言进贤任能。

成语出处:三国 - 蜀 - 诸葛亮《将苑 - 将器》:“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进贤任能、进贤达能

南昌市进贤县名字的来历?

原名钟陵县。据《今县释名》:“唐废钟陵入南昌,宋改置进贤镇,寻升镇为县。有栖贤山,唐抚州刺史戴叔伦携家居此因名。”

晋太康元年(280年)置钟陵县,隶于豫章郡。宋崇宁二年(1103年)置进贤县,属江南西路隆兴府。元属江西行中书省龙兴府,明属江西洪都府,清属江西布政使司南昌府。民国元年属豫章道,民国15年(1926年)进贤直属省辖,民国21年(1923年)隶属第一行政区,民国28年隶属十一行政区。

南昌市进贤县名字意思是进能纳贤的意思,始建于晋太康元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建县史。

进贤镇的名字源自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澹台灭明;“进贤”是因“先贤澹台灭明南游时,止于斯,而遂以进贤名其地”,意为“进能纳贤”之地。据《今县释名》:“唐废钟陵入南昌,宋改置进贤镇,后来升镇为县。

进贤位于东经116.2°,北纬28.3°,在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南岸。据《今县释名》:“唐废钟陵入南昌,宋改置进贤镇,寻升镇为县。有栖贤山,唐抚州刺史戴叔伦携家居此因名。”

诸葛亮给他儿子写的信的意思?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讬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是故讬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於西,又务於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於南阳,险於乌巢,危於祁连,逼於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於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诫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兵书.

将苑卷一●兵权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逐恶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知人性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将材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埸,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将器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家室,此天下之将。

●将弊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将志兵者凶器,将者危任,是以器刚则缺,任重则危。故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

●将善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四欲者,所谓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

●将骄吝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判。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将强将有五强八恶。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谋不能料是非,礼不能任贤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穷厄,智不能备未形,虑不能防微密,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怨谤,此谓之八恶也。

●出师古者国有危难,君简贤能而任之,齐三日,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钺于君。君持钺柄以授将,曰:“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复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署,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将受词,凿凶门,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曰:“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是以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故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扬名于后世,福流于子孙矣。

●择材夫师之行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名曰报国之士;有气盖三军,材力勇捷者,聚为一徒,名曰突陈之士;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之士;有善发强弩,远而和中者,聚为一徒,名曰摧锋之士。此六军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也。

●智用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故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不陈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将诫书曰:“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人力。”固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静如潜鱼,动若奔獭,丧其所连,折其所强,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战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惧者悦之,有叛者怀之,有冤者申之,有强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谋者亲之,有谗者覆之,获财者与之;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将能如此,严号申令而人愿斗,则兵合刃接而人乐死矣。

●戒备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矣。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又曰:“预备无虞,古之善政。”又曰:“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故曰: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习练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又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然后习之,或陈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军蠹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不恤饥寒;非言妖辞,妄陈祸福;无事喧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而陵上;侵竭府库,擅给其财。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腹心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无耳目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谨候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焉:一曰虑,间谍明也;二曰诘,谇候谨也;三曰勇,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五曰平,赏罚均也;六曰忍,善含耻也;七曰宽,能容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十曰明,不纳谗也;十一曰谨,不违礼也;十二曰仁,善养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徇国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机形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重刑

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士可怠也。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矣。

●善将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未有纲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而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审因

夫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争功矣。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则万夫之雄将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将苑卷二

●兵势

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胜败

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服,相议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劝以刑赏,此必胜之征也。士卒惰慢,三军数惊,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征也。

●假权

夫将者,人命之所县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赏罚,是犹束猿猱之手,而责之以腾捷;胶离娄之目,而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若赏移在权臣,罚不由主将,人苟自利,谁怀斗心?虽伊、吕之谋,韩白之功,而不能自卫也。故孙武曰:“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亚夫曰:“军中闻将军之命,不闻有天子之诏。”

关于“招新”的成语有哪些?

1、随才器使【释义】:根据长处,安排适当的工作。【造句】: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

2、广开才路【释义】: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造句】:国家建设需要大批人才,唯有广开才路,任人为贤,才能使其发挥所长,为国家做最大的贡献。

3、进贤拔能【释义】: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造句】:进贤拔能,重官人之举;标赏忠靖,旌养人之器。

4、进贤达能【释义】: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造句】:进贤达能谓之大夫,敬上爱下谓之诸侯,天覆地载谓之天子。

5、进贤进能【释义】: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造句】: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关于贤能的成语?

称贤荐能 称:称扬。

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妒贤嫉能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举贤使能 举:推荐,选拔。

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任贤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推贤让能 推:举荐;让:谦让。

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妒贤疾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同“妒贤嫉能”。

嫉贤妒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简贤任能 指选用贤能。

进贤拔能 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达能 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进能 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任能 进:推荐,选拔。

进贤用能 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同“进贤任能”。

举贤任能 举:推荐,选拔。

赏贤使能 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

赏,通“尚”。

使贤任能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选贤举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与能”。

选贤任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选贤与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与,通“举”。

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尊贤使能 尊重并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比喻选拔人才的成语?

爱才好士

好:喜爱。爱护、重视人才

出处:《晋书·殷仲文传》:“刘毅爱才好士,深相礼接,临当之郡。”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爱才如命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出处:语出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爱才若渴

爱人好士

爱护、重视人才。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拔十得五

拔:选拔,推荐。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新唐书·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拔十失五

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伯乐一顾

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载: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广开才路

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进贤拔能

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进贤达能

进贤进能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器》:“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进贤任能

进: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出处:《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进贤用能

举荐贤者,任用能人。同“进贤任能”。

举贤任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举贤使能

量材录用

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同“量才录用”。

论德使能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纳士招贤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宁缺毋滥

宁:宁愿;毋: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宁缺勿滥

宁:宁愿;勿: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披榛采兰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

千金市骨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出处:《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使贤任能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搜岩采干

比喻想方设法罗致闲散的人才。

出处:《魏书·段承根传》:“剖蚌求珠,搜岩采干,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选贤举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与能”。

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

选贤任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出处:《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选贤与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野无遗贤

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出处:《书·大禹漠》:“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玉尺量才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出处: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招贤纳士

甄奇录异

指选拔录用优秀的人才。

出处:《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李肃、周条、石干十一人,甄别形状。”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李肃]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以此服之。”

知人善任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知人下士

知:识别。下士: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

求“选贤举能”的解释?

嫉贤妒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

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

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避让贤路 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

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称贤荐能 称:称扬。

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大贤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

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骥:良马。

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

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妒能害贤 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

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

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妒贤嫉能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

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举贤使能 举:推荐,选拔。

举善荐贤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

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敬老尊贤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

说坏话,陷害好人。

礼贤下士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任贤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任人唯贤 贤:有德有才的人。

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思贤如渴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推贤让能 推:举荐;让:谦让。

贤良方正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

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

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贤妻良母 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招贤纳士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

指网罗人才。

博弈犹贤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妒贤疾能 见“妒贤嫉能”。

古圣先贤 圣:品德智能极高。

贤:有才能有道德。

古代的圣人贤者。

规贤矩圣 谓效法圣贤。

嫉贤傲士 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进贤拔能 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黜恶 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黜奸 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黜佞 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进贤达能 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进能 犹言进贤任能。

进贤屏恶 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任能 进:推荐,选拔。

进贤退奸 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退佞 犹言进贤黜佞。

进贤退愚 进用贤能,黜退愚懦。

进贤兴功 谓荐举贤士功臣。

进贤用能 同“进贤任能”。

敬贤爱士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敬贤下士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

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敬贤重士 见“敬贤爱士”。

举贤任能 举:推荐,选拔。

君圣臣贤 君主圣明,臣子贤良。

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内助之贤 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

亲贤远佞 佞:巧言谄媚的人。

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求贤如渴 慕求贤人,如渴思饮。

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求贤下士 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三期贤佞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

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

”见《汉书·王尊传》。

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赏贤罚暴 犹赏善罚恶。

赏贤使能 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

社会贤达 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圣君贤相 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

有君臣相契意。

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圣经贤传 旧指圣人手订的经典和贤人阐释的著作。

识才尊贤 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十室容贤 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

使贤任能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退让贤路 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

推贤进善 推荐贤士,引进好人。

贤母良妻 见“贤妻良母”。

贤身贵体 指身分高贵。

贤贤易色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

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选贤举能 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选贤任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选贤与能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养贤纳士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野没遗贤 见“野无遗贤”。

野无遗贤 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

优贤扬历 亦作“优贤飏历”。

谓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

优贤飏历 见“优贤扬历”。

踵武前贤 踵:脚跟。

武:足迹。

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

比喻效法前人。

尊贤使能 尊重有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

简贤附势 〖解释〗轻视贤良,依附权势。

简贤任能 〖解释〗指选用贤能。

纳士招贤 〖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爱贤念旧 念:思念。

爱慕贤者,怀念故旧

进贤进能其他应用

组词

进组词贤组词进组词能组词

笔顺笔画

进笔顺笔画贤笔顺笔画进笔顺笔画能笔顺笔画

近义词

进近义词贤近义词进近义词能近义词

反义词

进反义词贤反义词进反义词能反义词

进贤进能成语接龙

正接

能不称官能不两工能刚能柔能工巧匠能歌善舞能近取譬能谋善断能掐会算能屈能伸能柔能刚能人巧匠能说惯道能说会道能诗会赋能士匿谋能伸能屈能伸能缩能上能下能说善道能文能武能文善武能写会算能言快说能言快语能言巧辩能言善辩能言舌辩能言善道能言会道能者多劳能争惯战能征敢战能征惯战能者为师

反接

倍道而进倍道兼进长驱直进采擢荐进逗留不进翻然改进奋勇前进高歌猛进竿头日进鼓噪而进裹足不进兼程并进兼程而进兼程前进见可而进急流勇进急躁冒进了不长进里出外进平流缓进齐驱并进齐头并进水泼不进突飞猛进稳步前进循次而进雄飞突进膝行而进循序渐进烟不出火不进鱼贯而进盈科后进依流平进勇猛精进与时俱进以退为进诱掖后进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知难而进蒸蒸日进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进贤进能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不羁之民拔诸水火,登于衽席独辟蹊径贵极人臣高门大族狗皮膏药拱手相让环肥燕瘦好衣美食家败人亡借镜观形惊群动众积衰新造磕头碰脑略见一斑流离琐尾麟子凤雏明抢暗偷每事问目眩头昏牛衣夜哭权移马鹿施丹傅粉神领意得深渊薄冰天堂地狱妄下雌黄莺俦燕侣饔飧不济有死无二银样镴枪头早出暮归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jinxianjinneng15438.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