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之空言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托之空言的意思托之空言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托之空言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托之空言
拼音: tuō zhī kōng yán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托:寄托。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之中。

语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典故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blow bubbles <pay lip service to>

托之空言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孟子题词写的什么?

《孟子题辞》者,所以题号孟子之书。

本末指义文辞之表也。

孟,姓也。

子者,男子之通称也。

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其篇目则各自有名。

孟子,邹人也,名轲,字则未闻也。

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

注释:

1、孟子,孙《疏》正义:后世或云字子舆。

2、《尔雅·释诂》曰:淑,善也;夙,早。

3、三迁之教。

案《史·列女传》:“孟轲母,其舍近墓,孟子少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乃贾人衒卖之事。

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逊进退。

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焉。

及孟子既学而归,孟母问学所至,孟子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机,曰:子废学,若吾断机。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子思,遂成名儒。

”又案《史记》云:“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所干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叙《诗》《书》。

译文:

孟子,邹人,名轲,但其字没有听闻过。

孟子生性善良,早年丧父,孟子在幼年时期孟母为了让他得到良好的教育曾前后三次搬家。

长大后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门下致力于儒家的学习,精通五经并且特别擅长于《诗经》《尚书》。


周衰之末,战国纵横,用兵争强以相侵夺,当世取士务先权谋以为上贤。

先王大道陵迟隳废,异端并起,若杨朱、墨翟放荡之言以干时感众者非一。

注释:

1、先王,谓二帝三王。

具体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2、陵迟隳废,衰微,毁坏。

3、异端,非先王正典学说。

译文:

周朝末期,各国战争不断,主张合纵连横,阴谋诡诈,恃强凌弱,侵略抢夺。

君主选择人才均以其是否擅长运用权智谋做为上等标准。

于是先王大道衰微荒废,异端学说纷纷兴起,像杨朱,墨翟等用放荡悖理的言论来干预时政、蛊惑人心者亦不在少数。

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于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于诸侯,思济斯民。

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注释:

1、正涂,正道。

孙《疏》正义:云壅底者,言正道郁塞而不明也。

2、迷乱曰荒,怠,懈怠也。

佞,口辞捷给,为人所憎恶者,

3、《说文》:伪,诈也。

4、枉尺直寻,孙《疏》正义:十寸曰尺,八尺曰寻。

意为委曲求全,舍小谋大。

5、迂阔,不切实际。

译文:

孟子忧伤尧、舜、商汤、文王、周公、孔子的事业和学问即将衰落,正道郁塞不明,仁义混乱懈怠,而巧口诡诈者奔走世间,以假乱真。

于是以仲尼为榜样,心慕孔子忧国忧民、周游列国。

于是以儒家之大道游说于各诸侯国,希望籍此救济天下之民。

但是因为孟子不肯降低标准、委身事君,所以当时各国国君都说他不切实际,最后都没有采纳孟子的学说。


孟子亦自知遭苍姬之讫录,值炎刘之未奋。

进不得佐兴唐虞雍熙之和,退不能信三代之馀风,耻没世而无闻焉。

是故垂宪言以诒后人。

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注释:

1、苍姬,孙《疏》正义:云苍姬者,周以木德王,故号为苍姬,姬,周姓也。

云炎刘者,汉以火德王,故号为炎刘,刘,高祖之姓氏也。

2、唐虞,二代,尧舜。

3、雍熙,谓和乐升平。

4、信,伸。

5、宪言,格言,合乎礼法之言。

6、诒,流传。

7、空言,空谈褒贬。

译文:

孟子也深知周朝天命将终,但当时还未遇汉业之兴。

而自己进不能辅佐君主重兴尧舜太平之治,退不能行夏商周三代之风化。

大道既然不能行于世间,又羞愧自己一辈子默默无闻,所以便记录学说以流传后人。

仲尼曾说:“我想与其空谈褒贬是非,还不如结合实际的情况记载下来,这样会理解的更加深刻并且清楚鲜明。

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包罗天地,揆叙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不载。


注释:

1、七篇名目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2、揆叙,统理安排。

3、粲然,形容清楚明白。

4、孙《疏》正义: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者,可以行五常之道,施七政之纪。

译文:

于是孟子回到家乡通过回答与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的问题传道解惑。

又自己总结撰写了部分思想而创作这七篇文章。

共二百六十一章,计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大而至于天地,微而至于昆虫草木,统理万类,仁义道德、又次而至于性命祸福等,都清楚明白的无所不记载到了。

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

卿、大夫、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

守志厉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


注释:

1、清庙: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

孙《疏》正义:《诗》有《清庙》之篇以祀文王。

2、清段玉裁《说文注》:崇,重也,充也。

意为增长。

3、清段玉裁《说文注》:扞也。

意为防御、抵御。

译文:

帝王若遵循之,则可以兴升平之治,公侯遵循之,则可以以此助祭于天子之庙。

卿、大夫和士来学习,则可以尊敬君父,力行忠信。

仁人志士来学习的话,则可以此充盈其高尚的品德而视富贵如浮云。

形容只说不做的成语?

【光说不练】:空谈而无实际行动。

【光说不做】:同上

【纸上谈兵】:比喻不合实际的空谈、议论,且无实质的作为。

【纸上空谈】:同上

【托之空言】:空有言论而不能见诸行事。

【空言无补】:空洞不切实际的话,对事实并无帮助。

【弹空说嘴】:凭空夸口,说大话。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

【徒托空言】:只说空话,但不实行。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吵吵闹闹,也有了两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

【徒陈空文】:仅只空口陈述,而无实际的功效与结果。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非徒陈空文而已。』

【大话小结果】:虎头蛇尾,有头无尾,说的话不能兑现。平妖传第十七回:『你大胆揭榜,敢是真正有些本事么?休得耍大话小结果,只有头儿,没有尾儿。』

【空口说白话】:光说不做而没有实际行动表现。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徐老仆义愤成家:『我只道本利已在手了,原来还是空口说白话,眼饱肚中饥。』

人已到齐各就各位(成语)?

重厚寡言 〖解释〗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直言勿讳 〖解释〗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同“直言无讳”。

正言直谏 〖解释〗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正言不讳 〖解释〗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正色危言 〖解释〗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同“正色直言”。

正色敢言 〖解释〗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语四言三 〖解释〗指信口乱说闲话。

倚马千言 〖解释〗倚马:靠着战马。

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

形容才思敏捷。

一言不发 〖解释〗一句话也不说。

信口胡言 〖解释〗随口乱说。

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相对无言 〖解释〗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危言核论 〖解释〗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万语千言 〖解释〗许许多多的话语。

托诸空言 〖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同“托之空言”。

托之空言 〖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托于空言 〖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四字词语什么之什么言的成语?

有以下成语:

1、托之空言[tuō zhī kōng yán ]

释义: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详细释义:

【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出自】:汉·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2、宣之使言[ xuān zhī shǐ yán ]

宣:放,开导。引导人民,使他们敢于发表意见。

出处:《国语·周语上》:“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3、讬之空言[ tuō zhī kōng yán ]

释义:谓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出处:汉 赵岐 《<孟子>题辞》:“ 仲尼 有云:‘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 司马贞 索隐:“案: 孔子 之言见《春秋纬》, 太史公 引之以成説也。空言谓襃贬是非也。”亦作“ 託于空言 ”、“ 託诸空言 ”。 元 黄溍 《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託于空言,显显 赵公 ,则既有闻。” 清 朱珪 《<赘说>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託诸空言也。”

求“托于空言”的解释?

【徒托空言解释】: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

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近义词:托之空言一、他这种徒托空言的人,你别相信他会替你解决困难。

二、他总是徒托空言,我们再也不能相信他了.三、所谓‘存神‘者,岂非徒托空言乎?然。

四、它并非宗教,亦非迷信,更不是乌托邦徒托空言的道理。

五、神旗帮和风云会都是组织庞大,根深蒂固,加以挫败倒还可说,想要连根拔除,实非徒托空言之事。

含有托字的表示情感的成语?

假名托姓冒充别人姓名。

谬托知己谓假托为知心朋友。

全盘托出连盘子也端出来了。

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哑子托梦见“哑子做梦”。

指亲托故指为亲戚,假托故旧。

谓攀附有权势的人。

托凤攀龙〖解释〗犹言攀龙附凤。

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托公报私〖解释〗借公事报私怨。

托公行私〖解释〗犹言假公济私。

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托骥之蝇〖解释〗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

托物陈喻〖解释〗借事物设喻。

托物感怀〖解释〗假借事物抒发胸怀。

托物连类〖解释〗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见“托物引类”。

托物引类〖解释〗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托物寓感〖解释〗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托物寓兴〖解释〗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托于空言〖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托之空言〖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托诸空言〖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托之空言其他应用

组词

托组词之组词空组词言组词

笔顺笔画

托笔顺笔画之笔顺笔画空笔顺笔画言笔顺笔画

近义词

托近义词之近义词空近义词言近义词

反义词

托反义词之反义词空反义词言反义词

托之空言成语接龙

正接

言不及行言不及私言不践行言不及义言不尽意言不达意言不逮意言不二价言不诡随言不顾行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言不谙典言必信,行必果言必有物言必有中言不由中言不由衷言出法随言出祸从言出患入言出祸随言从计纳言从计听言从计行言传身教言差语错言多必失言多失实言多伤行言多伤幸言颠语倒言多语失言而不信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言而无信言而有信言发祸随言芳行洁言方行圆言归和好言过其实言高语低言归于好言寡尤,行寡悔言高旨远言归正传言和意顺言教身传言简义丰言简意该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言近指远言狂意妄言论风生言类悬河言来语去言清行浊言人人殊言若悬河言是人非言事若神言十妄九言甚详明言三语四言听计从言提其耳言听计行言听计用言谈举止言谈林薮言听谋决言听事行言听行从言无不尽言无二价言无伦次言为心声言文行远言外之味言外之意言微旨远言无枝叶言行不贰言行不符言笑不苟言行抱一言行不一言信行果言行计从言行若一言行相符言行相副言行相顾言行相诡言行信果言笑嘻怡言行一致言笑自如言笑自若言语道断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尽而音意无穷言语妙天下言扬行举言与心违言犹在耳言约旨远言之不尽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言之不渝言之不预言者不知言之成理言者弗知言之过甚言重九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言之无物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言者无罪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言中事隐言之有故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凿凿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反接

负图之托互相推托六尺之托渲染烘托展转推托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托之空言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餐风露宿蚕绩蟹匡丰年玉荒年谷防微杜渐后恭前倨好行小慧赫赫之光横槊赋诗鸡犬升天来去分明沥血叩心披枷带锁屎滚尿流收离纠散束身自好尸位病民蛇无头不行水中著盐偷鸡不着蚀把米推聋妆哑萧曹避席削木为吏相形见绌一哄而起咽苦吞甘意惹情牵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羊枣昌歜执法不公株连蔓引澡慰故俗竹烟波月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tuozhukongyan29411.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