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伪不如拙诚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巧伪不如拙诚的意思巧伪不如拙诚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巧伪不如拙诚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巧伪不如拙诚
拼音: qiǎo wěi bù rú zhuō chéng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主谓式
解释: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典故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成语示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人之虚实真伪,在手心无不见手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
英文翻译: 

巧伪不如拙诚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为什么巧伪不如拙诚?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直接翻译为现代话说就是“奸巧诡诈,不如笨拙诚实”

“巧诈”是指欺狂而表面掩饰的做法.“巧诈”乍看之下,好像是机灵的策略,但是时间一久,周围的人怀疑甚至远离的可能性会提高.相反的,“拙诚”是指诚心地做事,行为或许比较愚直,但是会赢得大多数人的心.韩非子认为,与其运用巧妙的方法来欺瞒他人,不如诚心诚意地来对待别人.

不事巧伪是什么意思?

你好,“巧伪不如拙诚”出自《颜氏家训·名实篇》。

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其投机取巧,虚伪欺骗,倒不如老老实实,真挚赤诚。

颜氏家训的精华之处?

《颜氏家训》为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宏大的家训,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1. 多为少善,不如执一。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省事》。做很多事情,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还不如专心致志的去做一件事。

2. 为善则欲,为恶则去。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有事》。做好的事情就应当积极的参加,对待坏的事情,就应当回避。

3. 巧伪,不如拙诚。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名实》。与其机巧的伪装自己,还不如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做事情、

4. 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文章》。做文章应当遵从“三易”的原则:一是内容要清楚明了;二是不要出现生僻难认的汉字;三是读起来能够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5.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勉学》。学习好比是种树,春天培育、欣赏它的花朵,到秋天就能收获它的果实。讲解论说文章,好比是春天里培育华美的花朵,它所达到的修养身心、利于行为的作用就是秋天收获的果实了。

6.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教子》。拥有上等智商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只有下等智商的人即使教育也毫无裨益,拥有中等智商的人,不教育就不能掌握知识。

7. 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勉学》。学习就如同种树一样,春天去观看他华美的外表,秋天收获他的果实。讲述理论,书写文章,就像春天的花叶;修养身心,改善品行,就像秋天的果实一样。

8. 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慕贤》。不能够窃取别人的成绩,作为自己的成果。

9.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勉学》。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再写。没有看遍天下之书,就不能信口雌黄。

10. 上智不教,而成下。

选自南北朝·颜子推《颜氏家训·教子》。下愚:至愚,最愚蠢。天资虽然很高,但是如果不经过培养教育,最终也会成为最愚蠢的人。

敲诈不如拙诚出自?

巧诈不如拙诚原出自《韩非子·说林》,用来表明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词条对这则成语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乐羊因为有功而被疑心,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并给出了古文原文及相应的解释。

道理

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

乐羊因为有功而被疑心,

秦西巴以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

原因就在于仁与不仁的差别啊。

奸巧诡诈,不如笨拙诚实。《韩非子.说林上》:「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也作「巧伪不如拙诚」。

颜氏家训好词?

1.婚姻勿贪势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篇》。本句大意是:婚姻不可贪图高攀权势之家。在阶级社会,结婚往往不单纯是男女双方的情爱之事,在很大程度上又带有政治或经济上的因素。为了结成有权有势的亲戚关系,有些人贪图攀龙附风,光想往高枝儿上栖,殊不知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常常使自己丧失家族的尊严,也给家庭生活带来无穷的后患,既得不到幸福,也不会有真正的爱情。本句可用于告诫人们不可以婚姻作为高攀势家的手段。

2.巧伪不如拙诚。

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3.父不慈则子不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4.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5.草屩粗衣,蓬头垢面。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屩(juē撅):用麻、草做的鞋。这两句大意是:穿着草鞋和粗麻衣服,头发蓬乱,脸面肮脏。《颜氏家训》记载,南朝梁时,被弹劾而系于牢狱的人,他的子孙凡是做官的都要自请解职,他的儿子还要~,叩头流血,申诉冤枉。“蓬头垢面”现已成日常成语,用来形容人头发如蓬草一样散乱,脸上非常肮脏的样子。

6.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被齐帝任命为平原太守。平生著作颇多,现存《颜氏家训》二十篇,《还冤志》三卷。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其代表作《颜氏家训》中提出: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及时改正。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纠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能有错不改,让小错酿成大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7.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本句大意是:财物为身外之物,即使累积千千万万,也比不上读书的价值。此条采用对比手法,将财物与读书进行一番比较,以反衬和突出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价值。该名句告诫人们不要贪恋财物,而要注重读书学习与提高自己做人的素质。“读书无用论”者当为之三思。

8.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见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这两句大意是:学习反而损害了自身,那还不如不学为好。颜子推《勉学》这一段话是:“夫学者,所以求益尔。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chīxiāo吃消)。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意思是:学习的人,目的是想要求得长进。我见有人读了几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凌侮长者,轻慢同辈。人们像憎恶仇敌一样憎恶他,像讨厌猫头鹰一样讨厌他。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已,不如不学。那些读了几本书就骄傲自大,瞧不起别人的人,除自身浅薄无知,学业难成外,还严重地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当引此名句作为鉴戒。

9.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薄技:微不足道的技能、专长。过两句大意是:积蓄有千万钱财,不如掌握一两样小小的技艺。钱财积蓄得再多,如果只出不进,早晚也会“坐吃山空”。虽没有万贯家财,但会一些小小的手艺,也能凭着它挣钱得利,养家活身。这两句可用于告诫青少年及时学习各种知识,掌握某些本领、技能,将来才能自立于世。也可用于劝诫为人父母的:与其为子女积蓄钱财,不如让子女及早学会立身的本领

颜氏家训名句100句?

1.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译文:习惯于闲散的生活,就会变成懒惰;懒惰惯了,就会得病.

2. 巧伪不如拙诚。

译文:奸巧伪诈不如笨拙而诚实。

3. 夜觉昨非,今悔昨失。

译文: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

4. 施而不奢,俭而不吝。

译文: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

5. 人生难得,无虚过也。

译文:今生能投胎做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白白地度过。

6.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少欲知足,为立涯限。

译文:《礼记》上说:"欲不可以放纵,志不可以满盈。"宇宙还可到达边缘,情性则没有个尽头。只有少欲知止,立个限度。

7.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译文: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

8.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译文:住在山区的人,不相信竟有鱼会像树一样大;生活在海上的人,不相信竟有树会像鱼

一样大。比喻人的认识受生活条件的限制,也说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因未被某些人所认识而否定其存在,告诫人们应开阔视野,力戒片面性。

9. 多言多败,多事多患。

译文:做得多而做好的少,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

10. 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译文:一个人学问如果不好,勤奋积累,慢慢地也会渊博起来。

11.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译文: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

12. 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译文:阻止俗人的打架争吵,那尧舜的教导,就不如妻子的劝解。

13. 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

译文:人不可以偷取别人的功劳,把它(功劳)当成是靠自己的力量得到的。

14.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译文:父亲长兄是不能够长久依靠的,家乡也不是可以常保安定而不遭战乱的,将来有一天,漂流离散,就没有人来保护你了,要求助于自己。民间流传的谚语:有数以万计的巨额财产,也不如拥有微小的技能在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5.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译文: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常见世人才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仇敌一样,厌恶他就像对恶鸟一样。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16. 兀若枯木,泊若穷流。

译文:内里没有真正本领,呆然像段枯木,泊然像一条干涸的水流。

17. 人生居世,触途牵絷。

译文:人在世一生,到处都有牵挂羁绊。

18. 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耳。

译文:学习是使人增长知识,明白通达道理。只有天才才能出类拔萃,当将领就暗合于孙子、吴起的兵法;执政者就同于管仲、子产的政治素养,像这样的人,即使不读书,我也说他们已经读过了。

正直的古代思想?

●至诚如神。

《礼记·中庸》 真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忠诚应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

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

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 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天不容伪。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伪不如拙诚。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左氏辨》 容:仪表容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一事真,百事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一言不实,百事皆虚。

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 只要一句话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

●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汉·乐府古辞《满歌行》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

清·李光地《性理精义》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

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直:刚直,坦直。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聪明正直者为神。

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周:道义上的结合。比:勾结。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淮南子·缪称训》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

明·谢榛《四溟诗话》 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

●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行为正直,心无愧惧。

●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

清·赵尔巽《清史稿》 立身:指为人。制行:指处事。慝(tè):奸邪。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

●心正不怕影儿斜。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正:纯正,端正。思想纯正行为也就正派。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回 容:让,允许。复:再。妒:妒忌,忌恨。正直和奸邪互不相容。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心正何愁着鬼迷。

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

●好谀是人生大病。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喜欢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公正无私,才能不怕人生道路的艰险。

●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

晋·傅玄《履铭》 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恶终归招致凶险。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崔彦昭传》 标:标杆。心正必无恶行。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人:别人。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为人宁愿正直地安贞守拙,也不可靠邪门歪道谋取赢余。

●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方寸:指心。

●宁为直伐,不为曲全。

明·王廷陈《矫志篇》 愿刚正不阿而遭杀戮,不卑躬曲节以求全。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

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愿俯首低眉侍奉权贵而使自己曲心抑志,郁郁寡欢。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唐·白居易《折剑头》 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

●用心莫如直。

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为人应正直。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唐·寒山《联句》 清:清澈。皎洁:明亮洁白。比喻内心至为澄明洁白。

●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

唐·元结《自箴》汝若全德:你如果是道德完美。汝,你。必忠必直: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全行:品行无瑕。必方必正:一定是正直的人。方:正直。

●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比喻男子汉的志气要坚定正直,心怀坦荡无私,这样就懂得人生的真谛了。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正路方登,直流才饮,喻为人应正直。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无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喻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

●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宋·苏轼《老人行》 始终如一地保全自己的节操。

●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

唐·马总《意林》 以形正影不斜喻人品正直则言行不至偏颇。

●守正直而佩仁义。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 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

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宋·梅尧臣《古意》光:光亮。刚:刚强。魄:月之光。比喻要保全坚贞刚直的气节。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朋友》 淡如水:清淡得象水一样,形容淡泊而纯真。君子的心地如水那样淡泊纯真,感情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小人说得好听,却口是心非,言行相悖。

●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

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用源头和流水的关系,比喻要有正直的思想才能做正直的事。

●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心地纯正,邪恶的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欺侮?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

明·洪自诚《菜根谭》 心地:心里。随在:处处。喻处处以正直平和之心对待别人,将会处处得到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诗经·小邪·何人欺》 对人问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即立身处世正大光明。

●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尽心上》人不可没有羞辱之心。

●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想要人不知道,最好是自己不说,自己不做。

●磊磊落落向曙星。

古乐府《两头纤纤》 胸怀坦荡可同闪亮的晨星相媲美。

●内不愧心,外不负俗。

三国·魏·嵇康《卜疑集》对己无所愧疚,对外不违时尚。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五代·荆南·孙光宪《北梦琐言》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宋·普济《五灯会元》第4卷 负:违背。惭:惭愧。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就不会有惭愧之感。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荀子·劝学》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

●持身如玉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广阔。玉洁冰清:宝玉般纯洁,冰雪般清白。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明净的景象。霁(jì),雨雪停止。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

明·洪自诚《菜根谭》眼光要长远,心胸要宽阔。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 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打破天窗说亮话。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 比喻坦率地说真话。

●明人不做暗事。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4回 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坏事。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明·洪自诚《菜根谭》 暗昧:不光明。厉鬼:凶恶的魔鬼。情操不同,对客观环境事物的体验迥异。

●心安茅屋稳。

清·杜文澜《古谣谚》 心地安详,虽穷犹乐。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清·梁启超《新民说·附录》谓光明磊落的人,应该是心里所想的和口头所说的完全一致。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清·梁启超《成败》 磊磊落落:谓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垒貌。落落:豁达开朗貌。独往独来:比喻不仰仗别人,无怕牵碍。谓男子汉应当光明正大。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清·梁启超《新民说》心安理得: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很坦然。海阔天空:象大海般辽阔,象天宇般无边无际。坦荡的心胸象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晋书·石勒载记》 大丈夫处世行事,应当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象日月那样洁白明亮。

●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小学·外篇》 生平:毕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光明磊落的。

●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 底:同“的”。

●无事不可对人言。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自认为心胸坦荡,没什么可隐瞒的。

●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 洒落:洒脱,不拘谨。霁:雨雪初停。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明净的景象。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 皱眉事:指坏事。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礼记·中庸》 虽属极幽隐、细微之处,实际上没比这更明显、具体的了。见(xiàn):同“现”。隐:不显露。微:显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小学·外篇》 天、神:迷信的说法,指上天、神明。子:指你。无事人不知。

●夜觉昨非,今悔昨失。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觉:醒悟。悔:后悔,悔过。应当经常自我反省。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

《汉书·刘向传》有德行的人单居独处,也坚守正道,不肯屈从。

●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

《阮子》 君子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考虑的是道义,小人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想的却是不正派的事。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为;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兰:香草名。幽谷:僻静的山谷。莫服、莫乘:没有人佩带、乘坐。行义:施行仁义。不为莫知而止休:不因没有人知道而停止。比喻君子行仁义之事不求名不避宠。

●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唐·骆宾王《萤火赋》类:类似,好象。道:正当的事理。有道德的人,即令在没有看到之处,也不做欺心的事。

●一生肝胆向人尽。

唐·顾况《行路难》 为人处世,应当肝胆相照。

●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

明·洪自诚《菜根谭》 君子之心坦荡可解。

●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唐·周昙《杨震》 无言:不要说。暗室:比喻暗中。咫尺:喻距离极近。斯须:一会儿。四知:指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任何事情都无法掩人耳目。

●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

唐·白居易《咏牡丹》 怜:怜爱。皎然:洁白。

●兰在幽林亦自芳。

唐·刘禹锡《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贝兄》兰:香草名。幽林:僻静的山林。比喻人在独处时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礼记·中庸》 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

●一生之内,当无愧于人。

《梁书·高祖三王传附萧人理》 毕生都要无愧于人。

●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唐·杨炯《郪县令扶风窦兢字思谨赞》 比喻人生应当光明清白。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宋史·蔡元定传》衾(qīn):被子。虽独行独寝,也不做亏心之事。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表经年:在岭南过了一年。岭表,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地区。孤光自照:谓自己心地光明磊落。孤光,指月亮。肝胆比冰雪:谓自己玉洁冰清。

●看风驶帆,正是随波逐流。

宋·普济《五灯会元》 看风驶帆:比喻看势头随时改变对事物的态度和言行。随波逐流:比喻没有主见,随大流。为人要正直,不可看风驶舵。

●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 神鬼莫测:形容事情极为诡秘。天理难容:天道不容许。天理,即天道,迷信者谓天所主持的公道。

●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3卷 知重:敬重。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明·冯梦龙《醒世通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如果想别人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做。形容做了坏事不可能瞒过别人。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 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宋·佚名《名贤集》 亏心:违背良心。亏心之事不要作,侥幸心理不应有。

●自古明人不做暗事。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从来光磊落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深:指树的根扎得深。比喻为人正直、行为端正,就什么也不惧怕。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 谓为人不要做亏心事,因为天威神录在鉴察着一切。

●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

清·石成金《传家宝》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问心无愧。

●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谓为人要光明正大、忠诚老实。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生。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很难事事尽如人意,但求处世无愧于心。

●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

明·胡居仁《居业录》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应当干出杰出的事业。

颜氏家训父慈则子不孝?

十六条《颜氏家训》经典佳句:

一、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篇》。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及时改正。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纠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能有错不改,让小错酿成大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二、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三、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

四、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这两句大意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讲父母对待子女应有的态度时,此条可作参考。

五、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六、巧伪不如拙诚。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七、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雌黄:一种矿物,可做颜料或退色剂。古人抄书、校书常用雌黄涂政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本句大意是:没有读遍天下书,不能随便校改别人文章。此条阐述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求实精神。校改文章或品评前人著作,一定要有一个坚实的前提——一遍观天下之书,具有相当高的鉴别能力与分析能力,否则便有妄下雌黄之嫌。

八、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篇》。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

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篇》和善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开满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自己也满身芳香。和恶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卖渍鱼的商店,久而久之自己也满身臭气了。

十、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之人呢!

十一、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槊强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辩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世人只知道骑马披甲,长矛强弓,就说我能为将,却不知道要有明察天道,辨识地利,考虑是否顺乎时势人心、审察通晓兴亡的能耐。

十二、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於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於做实事。

十三、学之兴废,随世轻重。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学习风气是否浓厚,取决於社会是否重视知识的实用性。

十四、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光阴似箭,应该珍惜,它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还。

十五、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学作文章,先和亲友商量,得到他们的评判,知道拿得出去,然后出手,千万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为旁人所取笑。

十六、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街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凡是作文章,好比人骑千里马,虽豪逸奔放,还得用衔勒来控制它,不要让它乱了奔走的轨迹,随意跃进那坑岸之下。

颜氏家训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氏家训

颜之推告诫子孙的著作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是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家训。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巧伪不如拙诚其他应用

组词

巧组词伪组词不组词如组词拙组词诚组词

笔顺笔画

巧笔顺笔画伪笔顺笔画不笔顺笔画如笔顺笔画拙笔顺笔画诚笔顺笔画

近义词

巧近义词伪近义词不近义词如近义词拙近义词诚近义词

反义词

巧反义词伪反义词不反义词如反义词拙反义词诚反义词

巧伪不如拙诚成语接龙

正接

诚惶诚惧诚惶诚恐诚欢诚喜诚恐诚惶诚心诚意诚心敬意诚心实意诚心正意诚意正心诚至金开

反接

逞工炫巧雕虫小巧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伶俐乖巧玲珑小巧穷工极巧曲尽其巧奇伎淫巧奇技淫巧穷妙极巧轻轻巧巧说得轻巧使乖弄巧神工天巧熟能生巧神圣工巧偷奸取巧投机取巧嚣浮轻巧心灵手巧心灵性巧因难见巧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巧伪不如拙诚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八纮同轨晨参暮礼多钱善贾公门桃李个中之人魂飞胆颤号天拍地汉武托孤九儒十丐家无斗储离群索居鲁阳挥日鹏游蝶梦请功受赏谦躬下士秦晋之匹巧同造化曲学阿世荣谐伉俪人心莫测日销月铄涂不拾遗陶然自得玩岁愒时习惯自然凶相毕露小隙沉舟稀稀拉拉遗德余烈殷民阜财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意犹未尽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qiaoweiburuzhuocheng23162.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