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进谏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犯颜进谏的意思犯颜进谏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犯颜进谏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犯颜进谏
拼音: fàn yán jìn jiàn
频率: 常用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敢于说真话。
典故出处: 《旧唐书·魏征传》:“征状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智,每犯颜进谏,虽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成语示例:
英文翻译: 

犯颜进谏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进谏的意思?

进谏的意思是以忠言规劝君主或尊长等。

类似的词语有极谏、苦谏、敢谏、犯颜极谏、犯颜进谏等。

如犯颜极谏的意思为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即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例句:"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鼓励大臣犯颜直谏的皇帝?

首推唐太宗李世民,一声鼓励大臣犯言直谏,哪怕自己下不来台,丢了面子,最为后人称道的就是和魏征的故事,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甚至出过计谋要杀死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却依旧重用魏征,虚心纳谏,将魏征称为“人镜”,这才有了贞观盛世。可惜李世民晚年撅了魏征的坟墓,又反悔了与魏征的儿女亲事,一代佳话成了笑话。

鼓励大臣犯颜直谏到皇帝,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位。

唐太宗 周文王 康熙 乾隆 雍正 武则天 还有战国时期战国时最多有许多善于纳谏的君王.

唐太宗还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善于纳谏的君王。他非常赞同魏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说法。太宗主动要求臣下就政事得失发表意见。魏徵就是以直言极谏而著名的大臣,有人统计过,魏徵在贞观时期进谏多达二百余次。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被尊为“天可汗”。

李世民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登基后对内以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魏征进谏的故事概括50字?

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

一天,他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像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二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

1、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

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

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

2、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

尚书仆射封德彝嘲笑魏征的看法,魏征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像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听从了魏征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对于唐太宗的品德修养,魏征也很重视。他直言不讳的对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引用荀子的话告诫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一直牢记在心。一次,太宗问魏征怎样做一个明君而不要做一个暗君,魏征就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专门投隋炀帝所好,专说顺话,不讲逆耳之言;专报喜,不报忧,结果隋朝灭亡。由此魏征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即“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4、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

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征举了三个例子。太宗虽然觉得言词尖刻,难听刺耳,但心中仍很高兴,认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精诚之心辅佐自己以信义治国。于是便下令停止执行征召中男入伍。同时奖赏魏征金瓮一口,以资鼓励。

5、在个人享乐方面,魏征经常犯颜直谏。有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去洛阳,因为当地供应的东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气。

魏征对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无限制的追求享乐而灭亡的。现在因为供应不好就发脾气,以后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满意。供应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欲望是无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剧又该重演了。”太宗听了这番话肃然心惊,以后很注意节俭。

唐太宗根据右仆射(掌管奏章文书的官员)封德彝的建议,决定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还没有服役过的男子都要去当兵。但魏征不同意。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谏议大夫签名才能生效。

唐太宗问他:“你不同意这样做,有什么理由?”

魏征回答:“臣作为谏议大夫,有义务向陛下指 出,这样做违背了治国安民的方针。我朝开国后即立下‘男子二十岁当兵,六十岁可免’的规定,怎么能随便改变呢?”

唐太宗非常生气,大声指责道:“你太固执己见!”

魏征毫不退让,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把河水放光捕鱼,确实能捕到许多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把森林烧了打猎,确实会打到许多猎物,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如果把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的男子都去当兵,今后国家的税赋徭役去向谁要呢?”

唐太宗这才幡然醒悟,收回了命令。

公元626年,李世民下诏征兵,规定不满十八岁而个头高大的男子,也可以征。魏徵却扣住了这道诏书不发,太宗连催几次,他都不理。李世民大怒,召来魏徵训斥他大胆抗旨。

魏徵镇定地说:“臣听说竭泽而渔,就无鱼可捕了。陛下将不满18岁但身强力壮的男子征来当兵,以后再到哪里去征兵呢?再说,国家的赋税让谁来负担呢,并且陛下以前宣布18岁以上的男子才征,现在的诏书一下,你不是失言于天下吗?”李世民听了,哑口无言,良久,才承认自己错了,撤销了这道诏书,还提升魏徵为太子太师。

形容冒犯的词?

犯言直谏[ fàn yán zhí jiàn ]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犯颜直谏[ fàn yán zhí jiàn ] : 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不可饶恕[ bù kě ráo shù ]: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不能原谅。

犯颜敢谏[ fàn yán gǎn jiàn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犯颜极谏[ fàn yán jí jiàn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犯颜进谏[ fàn yán jìn jiàn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犯颜苦谏[ fàn yán kǔ jiàn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非意相干[ fēi yì xiāng gān ]: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 意外的无故冒犯。

挟细拿粗[ xié xì ná cū ]: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拿粗挟细[ ná cū xié xì ]:拿:刁难;挟:挟制;粗细:指大小粗细之事。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第一个字是犯的成语?

[fàn] 犯(汉字)

犯,汉字,可组成犯罪、犯愁、犯病等动词词组,也可组成罪犯等名词词组。

中文名

拼 音

fàn

部 首

犭;读作“反犬旁”

总笔画

5

第一个字是犯的成语

犯言直谏

犯颜苦谏

犯而不校

犯上作乱

犯颜极谏

犯颜进谏

犯颜敢谏

犯颜直谏

犯而勿校

犯天下之不韪

1、犯言直谏fàn yán zhǐ jiǎn

成语解释: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近义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犯颜苦谏fàn yán kǔ jiàn

成语解释: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近义词:犯颜极谏

3、犯而不校fàn ér bù jiào

成语解释:犯:冒犯;校:计较。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成语正音:校,不能读作“xiào”。

成语辨形:校,不能写作“较”。

近义词:唾面自干

反义词:针锋相对、以眼还眼

4、犯上作乱fàn shàng zuò luàn

成语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近义词:欺君犯上

反义词:遵纪守法

5、犯颜极谏fàn yán jí jiàn

成语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近义词:犯言直谏、犯颜敢谏

6、犯颜进谏fàn yán jìn jiàn

成语解释: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近义词:犯颜极谏、犯颜苦谏、犯颜敢谏

7、犯颜直谏fàn yán zhí jiàn

成语解释: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成语正音:谏,不能读作“sù”。

成语辨形:谏,不能写作“建”。

8、犯颜敢谏fàn yán gǎn jiàn

近义词:犯颜极谏、犯颜苦谏、犯颜进谏

9、犯而勿校fàn ér wù xiào

成语解释:见“犯而不校”。

近义词:犯而不校

10、犯天下之不韪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

成语解释:犯:触犯;不韪:不是,错误。公然做天下都认为最大错误的事情

近义词:冒天下之大不韪

包拯为什么叫寇准?

包拯和寇准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很高大,后人每每提起他们,也都对他们赞不绝口,还常常有人说“前有寇准,后有包拯”这样的话。

寇准和包拯都是北宋的名臣,两人都因为出色的政绩和人品而受到大家的爱戴,只不过寇准比包拯早出生了三十多年,寇准死的时候,包拯还没有考中进士,严格来讲,历史上这两人并无交集。

寇准也叫寇凖,是北宋政治家、诗人,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太平兴国五年考中进士,因为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进谏而被太宗重用。

寇准最突出的贡献体现在澶渊之战中,是他极力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如此一来才稳定了大宋的军心,虽然寇准一直是主战派,但是为了百姓生活的安定,寇准选择了妥协。最后宋辽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寇准是北宋功臣,他在当宰相期间,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即便遭到了小人的嫉妒排挤,也仍然坚守本心,矢志不渝。宋太宗说自己有寇准辅佐,“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包拯是晚寇准三十年才出现的北宋名臣,因为他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民间老百姓喜欢称他为包青天。有关于包拯的故事经过民间的演绎,基本上已经家喻户晓了。他跟寇准身上都有非常宝贵一点,那就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寇准敢于犯颜进谏,不惧怕触怒天子,只因他忠君爱国,无愧于心。包拯敢于替百姓鸣不平,不惧怕权贵,执法严峻,只因为他清正廉明,“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如今包拯的清官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就是历史对他最好的评价。

包拯叫包拯,寇准叫寇准。两个人同朝为官,都是宋室朝廷重臣。丨

宋真宗时代的名臣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和寇准是宋朝两个不同时代的名臣。

包拯和寇准不是一个人。

包拯,北宋大理寺卿,断案如神,号称包青天。

寇准,南宋丞相,吏部天官。

包拯不叫寇准。

包拯和寇准是同一个朝代的。

包拯任职监察御史。寇准任职为三司使。

犯颜进谏其他应用

组词

犯组词颜组词进组词谏组词

笔顺笔画

犯笔顺笔画颜笔顺笔画进笔顺笔画谏笔顺笔画

近义词

犯近义词颜近义词进近义词谏近义词

反义词

犯反义词颜反义词进反义词谏反义词

犯颜进谏成语接龙

正接

谏尸谤屠谏争如流

反接

不可侵犯东窗事犯风流罪犯毫毛不犯明知故犯秋毫不犯秋毫无犯秋毫勿犯柔而不犯纤毫无犯一干人犯知而故犯众怒难犯真凶实犯真赃实犯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犯颜进谏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搬唇弄舌鞭打快牛捭阖纵横谄词令色穿房入户迟徊不决重金兼紫抽胎换骨到此为止蝶粉蜂黄风起浪涌革面洗心价等连城鸾分凤离连珠炮破铜烂铁生不逢时桑户棬枢山南海北随声是非圣主垂衣跳丸日月透心凉同舟共济微乎其微蛙鸣狗吠雄飞突进孝子贤孙郢匠挥斤一日之长雁塔题名自是不彰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fanyanjin6_9065.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