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豆蔻年华的意思豆蔻年华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豆蔻年华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豆蔻年华
拼音: dòu kòu nián huá
频率: 常用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年华:时光,年岁。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语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少女。
典故出处: 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成语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
英文翻译: maiden years <teenage of girls; budding beauty>

豆蔻年华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花甲豆蔻而立的意思?

01.三十而立

《论语》中有一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于是而立就用来代表30岁,不惑之年就是40岁,知天命之年就是50岁啦。三十而立的意思就是说,人到了30岁,就应该自立了,有自己的家庭目标和责任,在事业上也要有所成就了。

三十而立这句话常常用在男人身上,30岁了的男子不应该还是一事无成,就算还没有完整的家庭,也要有一定的事业,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30岁。

02.花甲之年

花甲是人到60岁的雅称,《论语》中有:六十而耳顺,所以也可以用耳顺指60岁。花甲的来源是我国古时候的纪年法,60年为一循环,天干地支交错复杂,所以叫做花甲。

花甲之年是指刚刚步入老年的人,60岁已经经历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孩子也长大了,是该准备安享晚年的时候。可以从心所欲,放松自己了。

03.豆蔻年华

豆蔻一般是指13、14岁的女孩子,也只未经历情爱的纯洁之身的少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是女孩子最青春美好的年纪,豆蔻年华,是纯真、洁白的象征。

豆蔻是一种草本植物,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豆蔻的花含苞待放的时候非常丰满所以又叫“含胎花”。13、14岁的少女就像是这朵含苞待放的花,像一块等待发现的璞玉。

豆蔻指的是13岁的女子,花甲指的是60岁, 而立指的是30岁。

襁褓,孩提,弱冠,豆蔻之年,知天命,花甲,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分别是几岁?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亦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

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又称作襁褓巾、襁褓被或者襁褓睡袋。

2、孩提: 2~3岁的儿童。

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3、弱冠:男子20岁。

不能用于女子。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4、豆蔻之年:指少女十三岁。

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5、知天命:50岁。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

“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6、花甲:指60岁。

花甲,指60岁。

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7、不惑之年:40岁。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8、而立之年:30岁。

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

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而”是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在“三十而立”中承接“三十”,但说“而立之年”,则无所承接。

因此,离开“三十”,把“而立”二字切出来单独用很牵强,不如说“当立之年”。

来源:——襁褓 来源:——孩提 来源:——弱冠 来源:——豆蔻年华(词语解释) 来源:——知天命 来源:——花甲 (60岁雅称) 来源:——不惑之年 (汉语成语) 来源:——而立之年(汉语成语)

女孩豆蔻2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

20不是指女孩儿的豆蔻年华,20岁指的是男子弱冠之礼时。

而立之年也不是40岁,而是30岁,三十而立,是说一个人到了30岁,应该成家并有稳定的事业了!

40是指不惑之年,人到40岁,经历了人生的洗礼,好多事都能想明看透了。

50岁,人生过半,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古文花季少女是几岁?

古代花季少女一般是指16岁的女子,古文常说,年方二八,就是16岁,是古代女子最纯洁,最美好的年龄。古代女子结婚比较早,在这个年龄,出现了很多情感故事,所以这个年龄也被形象的比喻像花一样的年纪。17岁被称为雨季,寓意为会出现很多的情感波折。

十八岁少女在古代称为及笄之年。

出自《礼记·内则》。 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少女指的是十二岁到十六岁年龄段的女孩,而在医学上年龄段在十三岁到十七岁的姑娘被称为少女,少女是一生中未成年前的一个阶段,但目前未成婚的女子都可以称为少女,并且少女在古代指的是豆蔻年华的女子。少女通常指的是年龄在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的女孩,处于未成年阶段,而医学上则会将年龄处于十三岁到十七岁的姑娘称为少女。

15到22岁之间。

花季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百花争艳,分外夺目。年轻的女孩称为少女,两者之间共同处都在于美丽。将两者合而为一,有锦上添花之感。

年轻虽非完全无忧无虑,但是人生的许多重要的烦恼还未被列入思考范围,这时一般被人们称为人生的花季,意思是纯洁美好。

比喻正值青春年少,美丽纯洁的女孩

花季少女是16岁,古时称:芳龄二八。

如1: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如2: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等等

指十五至十八岁的女孩。

花季:比喻人十五至十八岁青春期前后的年龄段。

解释:“花季”指百花争艳的季节,年轻的女孩称为“少女”,两者之间共同处都在于“美丽”。将两者合而为一,意思是纯洁美好,比喻美丽的女孩。

读音: huā jì shào nǚ

例句:毒品毁了一个花季少女,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口,却使她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无法自拔。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二八佳人 [ èr bā jiā rén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出自: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翻译:(前来陪酒的)年方十六的俏丽女子用小马拉香车送来了,与美女饮着名贵的好酒,乘着醉意高声唱起了《渭城曲》。

2、二八女郎 [ èr bā nǚ láng ]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

翻译:车帘拉开,里面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美女,盛妆打扮,十分美丽。

解释:“花季”指百花争艳的季节,年轻的女孩称为“少女”,两者之间共同处都在于“美丽”。将两者合而为一,意思是纯洁美好,比喻美丽的女孩。

从少女变成中年妇女区别?

从豆蔻年华的少女到人老珠黄的中年妇女是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孩子的过程的,其中包含了甜蜜温馨和岁月洗礼。

女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就是素颜也青春靓丽,而中年女人呢,生孩子养孩子的辛苦和经营家庭的重担,早已经让她们变成了端庄贤淑的大妈了

古代关于年龄的故事?

古代年龄的称谓故事  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襁褓是不满周岁。

    孩提是两三岁。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有时也用“总角”指代儿童。

    豆蔻是十四五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及笄之年是指女孩十五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束发,用笄即簪子固定),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破瓜之年是指女孩十六岁(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古代年岁中外傅之年指儿童几岁?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杨权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

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

”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

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

《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

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

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

《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

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

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

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 ,故云。

豆蔻年华其他应用

组词

豆组词蔻组词年组词华组词

笔顺笔画

豆笔顺笔画蔻笔顺笔画年笔顺笔画华笔顺笔画

近义词

豆近义词蔻近义词年近义词华近义词

反义词

豆反义词蔻反义词年反义词华反义词

豆蔻年华成语接龙

正接

华不再扬华灯初上华颠老子华而不实华而失实华发苍颜华封三祝华冠丽服华衮之赠华亭鹤唳华屋丘墟华屋山丘

反接

豆萁燃豆胆小如豆两耳塞豆冷锅里爆豆目光如豆驽马恋栈豆燃萁煎豆燃萁煮豆一灯如豆眼光如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豆蔻年华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百端交集不世之业分毫析厘付之流水高情远致高阳公子根正苗红好来好去惊魂落魄倦尾赤色见危致命家业雕零略迹论心柳烟花雾燎原之火牵筋缩脉亲上做亲寿陵匍匐森罗万象死乞白赖说千道万扇枕温席推己及物太上皇乌合之卒为人师表无私有弊娓娓动听虚一而静遗风余俗蕞尔弹丸装孙子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dou9_nianhua5993.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