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七纵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七擒七纵的意思七擒七纵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七擒七纵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七擒七纵
拼音: qī qín qī zòng
频率: 常用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心悦诚服。

语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处事。
典故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成语示例: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早在江西,就在人家手里唱过好几出~的好戏了。"
英文翻译: to winover by tactics <catch and release seven times>

七擒七纵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七擒七纵是历史故事吗?

七擒七纵是历史故事。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决定计收孟获。因为孟获不仅是位少数民族首领,而且作战勇敢,善于用兵,还待人忠厚,很得人心。为把孟获争取过来,诸葛亮第一次活捉孟获后,就把他放了。诸葛亮料定当晚孟获会来偷袭,再次设下埋伏,将他捉住。孟获不服,认为自己不是被打败的。诸葛亮二话不说,又将孟获放了。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到泸水南岸,只守不攻。他判定蜀兵没有船,过不了河,当时天气炎热,蜀军不习水土,必然不战而退。没想到诸葛亮将大部队兵分两路,从上、下游渡河,出其不意地包围了孟获据守的土城。

孟获这次被捉住后,又一次被放回去了。这时,蜀军中有的将领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诸葛亮也太宽厚仁慈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要彻底平定南方,就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如果让孟获心悦诚服,逐鹿中原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先后七次捉住孟获,又七次放回。最后一次孟获感动地说:"作战中七擒七纵,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就这样,孟获从此归顺了蜀汉。

后来,人们用"七擒七纵"这个典故来表示正确运用策略,使对方口服心服。

七擒七纵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章节。

公元22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洋,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七擒七纵”讲的是谁的故事?

七擒七纵,汉语成语,历史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中,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与蜀汉为敌,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七擒七纵主人公是谁的相关资料。

  七擒七纵主人公是谁   诸葛亮(181—234) 。

三国蜀汉政治家、 军事家, 字孔明。

琅琊阳都( 今山东沂南南) 人。

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 今湖北襄阳西) 。

留心世事, 被称为 “ 卧龙” 。

建安十二年( 207 年), 刘备三顾茅庐。

  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 今湖南、 湖北) 、 益( 今四川、 重庆) 两州, 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 联合孙权对抗曹操, 统一全国的建议, 即所谓 “ 隆中对” 。

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后刘备根据其策略, 联孙攻曹。

  取得 “ 赤壁之战” 的胜利, 并占领荆益, 建立了蜀汉政权。

曹丕代汉, 他劝刘备称帝, 任丞相。

建兴元年( 223 年) , 刘禅继位, 他被封为武乡侯, 领益州牧。

  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

当政期间, 励精图治赏罚严明, 推行屯田政策, 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

有利于当地经济、 文化的发展。

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

  建兴十二年(235 年) 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

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葬定军山( 今陕西勉县西南) 。

谥为 “ 忠武侯” 。

相传曾经革新连弩, 能同时发射十支箭, 又制造 “ 木牛流马” , 有利于山地运输。

著有 《 诸葛亮集 》。

  七擒七纵的成语典故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

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

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

  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

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

  诸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所以我被打败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

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

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

  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

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

”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

  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

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

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

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

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

但时间一长。

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

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

  蜀将当即传达诸葛亮的命令,让孟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

  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

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

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

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样,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七擒七纵是三十六计?

七擒七纵不是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军师家孙武所著孙武子十三篇中的兵法要领,而七擒七纵指的是三国演义中蜀国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征南王时,对拒不投降的南王孟获实施的策略,七次擒住七次放走,最终使孟获心甘情愿的归降。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不是!欲擒故纵是三十六计之一!

欲擒故纵: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原文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译义:逼迫敌人无路可走,它就会反扑;让它逃跑则可减弱敌人的气势。追击时,跟踪敌人不要过于逼迫它,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流血。

按照《易经·需》卦的原理,待敌人心理上完全失败而信服我,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有同名电影《欲擒故纵》。

是三十六计申的预擒故纵计。

七擒七纵是三国里诸葛亮捉孟获的故事,不是三十六计。

诸葛亮孟获七擒七纵的故事?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

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

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

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洋,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三国演义七擒孟获故事精讲?

答:一连七次生擒孟获,七擒七纵后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

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

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洋,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

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

最后一连七次生擒孟获,七擒七纵后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

七擒七纵欲何为打一字谜?

谜底 惩

七擒七纵意何为

出自三国演义,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的意图是攻城为下 攻心为上

所以 七擒七纵是 为了征服孟获的心 即征心

合起来为谜底 惩

三国演义七擒孟获的故事简短?

1、孔明大败南蛮的三洞元帅后,又布下伏兵,让王平、关索诱敌。二人假装战败,引南蛮王孟获入峡谷,再由张嶷、张翼两路追赶,王平、关索回马夹攻。孟获抵挡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2、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及兵家常事,回去要与孔明再战,若再被擒才服。孔明听后爽朗的大笑说那你准备好了在来吧。便放他回去孟获被释放以后,逃回自己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但是他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二次又乖乖地被活捉了。

3、

孟获对弟弟孟优说,我们已知蜀军军情,你领百余精兵去向孔明献宝,藉机杀了孔明。 孔明问马谡是否知道孟获的阴谋,马谡笑着将孟获的阴谋写于纸上。孔明看后大笑,命人在酒内下药,让孟优等蛮人吃喝。

当夜,孟获带三万兵冲入军中要捉孔明,进帐才知上当,孟优等蛮兵全部烂醉如泥。魏延、王平、赵云又分兵三路杀来,蛮兵大败,孟获一人逃往泸水。 孟获在泸水被马岱扮成蛮兵的士兵截获,押见孔明。孟获说这次是弟弟孟优饮酒误事,仍不服气。于是孔明第三次放了他。

4、

孟获为了报仇,借了十万牌刀獠丁军,来战蜀兵。孟获穿犀皮甲,骑赤毛牛。牌丁兵赤身裸体,涂着鬼脸,披头散发,像野人般朝蜀营扑来。孔明却下令关闭寨门不战,等待时机。等到蛮兵威势已减,孔明出奇兵夹击,孟获大败,逃到一棵树下,见孔明坐在车上,冲过去便要捉拿,不料却掉入陷坑里反被擒获。孟获仍然不服,孔明又一次放他回去。

5、

孟获躲入秃龙洞求援,银冶洞洞主杨锋感激日前孔明不杀其族人之恩,在秃龙洞捉了孟获,送给孔明。孟获当然不服,要再与孔明于银坑洞决战,孔明又放了他。

6、孟获在银坑洞召集千余人,又叫妻弟去请能驱赶毒蛇猛兽的木鹿大王助战,正在安排要与蜀军决战之时,蜀军已到洞前。孟获大惊,妻子祝融氏便领兵出战。

祝融氏用飞刀伤了蜀将张嶷,活捉了去,又用绊马索绊倒马忠一起捉了去。第二天,孔明也用计捉了祝融氏,用她换回了张嶷、马忠二将。孟获要木鹿大王出战。木鹿骑着白象,口念咒语,手里摇着铃铛,赶着一群毒蛇猛兽向蜀军走去。孔明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木制巨兽,口里喷火,鼻里冒烟,吓退了蛮兵的怪兽,占了孟获的银坑洞。

第二天,孔明正要分兵缉擒孟获忽得报,说孟获的妻弟将孟获,带往孔明寨中投降,孔明知道是假降,一声令下全部拿下,并搜出每人身上的兵器。孟获不服,说假如能擒他七次,他才真服。孔明于是又放了他。

7、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孔明决战。孔明用油车火药烧死了无数蛮兵,孟获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像这样又放又捉,一次又一次,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

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

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就重新归蜀汉控制。

七擒孟获故事起因?

孟获交战,七擒七纵让孟获输得心服口服,遂一举平定南方叛乱。

七擒孟获的故事概括30字,最佳回答?

7擒孟获的故事概括如下:南蛮王孟获叛乱,诸葛亮率部平叛。采用攻心为上的战略,七擒七纵,孟获是孟获真心归降。

七擒孟获不仅稳定了蜀国的南方,而且发展了当地的经济,更重要的获得了当地的兵员。诸葛亮北伐时有相当多的部队来自于南方地区。

由于诸葛亮要匡扶汉室。而南中又判乱,故而为稳定南中势力,对孟获七擒七纵。最终使南中安定。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七擒七纵其他应用

组词

七组词擒组词七组词纵组词

笔顺笔画

七笔顺笔画擒笔顺笔画七笔顺笔画纵笔顺笔画

近义词

七近义词擒近义词七近义词纵近义词

反义词

七反义词擒反义词七反义词纵反义词

七擒七纵成语接龙

正接

纵兵追击纵风止燎纵横捭阖纵横驰骋纵虎出匣纵虎出柙纵虎归山纵横交错纵横决荡纵横交贯纵横开合纵横开阖纵横四海纵横天下纵壑之鱼纵理入口纵马横刀纵目远望纵情欢乐纵情酒色纵情遂欲纵曲枉直纵情恣欲

反接

没有可接的成语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七擒七纵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保国安民白虹贯日寸步不离才高七步澄江如练分文不少付诸洪乔歌舞太平改弦更张蒹葭倚玉狡焉思启家至户到刻骨崩心老虎屁股连皮带骨面谩腹诽清静寡欲迁莺出谷人仰马翻是可忍,孰不可忍审慎从事随珠荆玉问柳寻花喜不自胜习若自然修文偃武心直嘴快一呼百应倚山傍水优游涵泳言者无罪载歌载舞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qiqinqizong22718.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