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食俱废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寝食俱废的意思寝食俱废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寝食俱废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寝食俱废
拼音: qǐn shí jù fèi
频率: 一般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主谓式
解释: 废:停止,放下。顾不得吃饭睡觉。形容专心于某事。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出处: 宋·洪迈《夷坚丙志·沈见鬼》:“夏六月,真苦赤目,肿痛特甚,寝食俱废。"
成语示例: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六章:“十有八日,~,一天到晚昏昏沉沉。"
英文翻译: be unable either to eat or to sleep

寝食俱废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三国优柔寡断的君主?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非常地优柔寡断,不论是占徐州还是拿汉中,刘备都是经过别人的苦言相劝才去做的。这些似乎是我们对刘备的惯性认识,可是历史上的刘备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刘备是这样的人物,曹操也就不会把他视为天下英雄了。

今天我来颠覆一下大家的认知,真实的刘备家里清苦是真的,卖草鞋也是真的,不过他卖草鞋是在少年时期,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把他送到卢植那里,和公孙瓒,还有自己的同宗兄弟刘德然一起拜师学习,所以刘备的苦日子并没有过太久便结束了。

在“赤壁之战”前,作者连续用了几处神态描写来表现孙权的优柔寡断性格,大意是:

张昭说:“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众谋士皆说:“子布之言,正合天意。”孙权沉吟不语。张昭又说:“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孙权低头不语。……且说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吴国太见权如此,问道:“何事在心,寝食俱废?”孙权说:“今曹操屯兵于江汉,有下江南之意。问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战者。欲待战来,恐寡不敌众;欲待降来,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犹豫不决。”

这段文字通过外貌、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共同塑造了孙权的优柔寡断的人物形象

刘备非常地优柔寡断,不论是占徐州还是拿汉中,刘备都是经过别人的苦言相劝才去做的。这些似乎是我们对刘备的惯性认识,可是历史上的刘备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刘备是这样的人物,曹操也就不会把他视为天下英雄了。

今天我来颠覆一下大家的认知,真实的刘备家里清苦是真的,卖草鞋也是真的,不过他卖草鞋是在少年时期,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把他送到卢植那里,和公孙瓒,还有自己的同宗兄弟刘德然一起拜师学习,所以刘备的苦日子并没有过太久便结束了。

而且当时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认为刘备是能够成才的大人物,所以他经常出资资助刘备。虽然刘备拜了一位名师,但是他的学习并不是很努力。他最喜欢的就是结交各路的好友,当地不论是富商还是豪杰,都喜欢依附于刘备。

靠着这些人的资助,刘备拉起了自己的一支队伍,后来在平叛黄巾军的时候,刘备带着队伍立了功,他也被封了一个地方官。朝廷为了遏制各地的武装势力,派了许多官员进行遣散。当时刘备也被当地的督邮遣散,气不过的他绑着督邮打了二百鞭,带着部队辞官走人了。

在演义中鞭打督邮放在了张飞的身上,实际上这件事是刘备做的,历史上的刘备虽然礼贤下士,但是性格并不软弱,相反他的脾气上来之后也非常地火爆。演义中的刘备起兵是为了复兴汉室,但是历史上的刘备野心非常大,可以说他的野心不比曹操小。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一段对刘备的评价:“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这段话说的是刘备的机权干略比不上曹操,但是他的性格宽厚仁慈,而且做事不屈不挠,所以最终能够成就帝业。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刘表优柔寡断,外宽内忌,外貌忠厚,内里懦弱,是一个窝窝囊囊的形象。但真实的刘表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在我看来,将刘表列为英雄有点勉为其难,毕竟他比不上曹操、刘备、孙权,但绝对算是一方豪杰。

袁绍的性格特点

1、太过自负:

本来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屑这么做,最后被曹操抢了去了

2、好谋无断:

喜欢分析出谋却迟迟不敢决断,这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3、多疑:

因为这点把手下重要谋士押入大牢,冷了人心。

4、目光短浅:

从携天子以令诸侯上还有最后的官渡之战中都可以看出袁绍是和目光短浅的人。这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三国优柔寡断的君主是袁绍。

袁绍这个人在三国时代的前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他的名声,基本上都是因为他在王朝末期军阀混战的时候曾经是势力最为强劲的诸侯,坐拥冀,青,并三州,手下还有一大批优秀的将领文臣和训练精锐的部队。

因此,在那个时候,全天下的形势基本是都是由袁绍一人所主导,而后来他兵败被杀,曹孟德挟持天子来号令其他势力,这才有了新的天下秩序。在我们评价袁绍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在他身上用的最多的基本上大多都是像“昏庸,软弱,愚蠢”之类的词语,人们都认为这个人在拥有着这么好的资源下,却最终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实在是一个糊涂蛋。

寝不什么间成语?

寝不什么间的成语成语没有。

寝开头的成语有:寝不安席、寝食不安、寝席之戏、寝苫枕戈、寝馈不安、寝寐求贤、寝苫枕土、寝不遑安、寝苫枕干、寝苫枕草、寝丘之志、寝苫枕块、寝食难安、寝不聊寐、寝关曝纩、寝食俱废、寝皮食肉、寝不成寐、寝馈难安、寝馈书中。

而“寝不”开头的成语只有寝不安席、寝不遑安、寝不聊寐等。

废和寝组成的成语?

带食寝字的成语有哪些 :废寝忘食、不知寝食、食肉寝皮、寝食难安、食甘寝宁、寝食俱废_成语解释【拼音】:qǐn shí jù fèi【释义】: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

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沈见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肿痛特甚,寝食俱废。

”【例句】:最令我~,乐而忘返的,是传统的、一年一度的书会。

★曹靖华《雪雾迷濛访书画》

州的历史故事?

宋嘉佑年间,著名词人秦少游在拜访苏轼时,被聪明可爱的苏小妹吸引住了。苏小妹不但精通诗词歌赋,而且联对、针线女红无一不精,只是在“三苏”的光耀下传世之作不多,鲜为人知。秦少游对苏小妹一见钟情,决意将一生的痴情尽付于小妹,以求佳偶天成。

  风和雨顺秋方实,郎情妹意渠自成。在一个帘卷西风、菊绽东篱的深秋季节,秦少游与苏小妹这一对有情人终于走进了古往今来演绎了无数绝唱的婚姻殿堂——洞房,而他们又在这里继续演绎着承接历史的经典故事。

  后经考证,苏轼仅有三个姐姐,苏小妹是虚构人物,秦观的夫人也是徐文美而非苏轼的姐妹,因此“三难”为坊间编造的美好故事罢了。

  扬州的历史小故事二

  郑板桥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身价已与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颇有可观。但他最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

  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扬州的历史小故事三

  陈素素捎“环”盼团圆

  清初,扬州才女陈素素,擅长写诗作画,还能谱曲。受到唐人徐凝诗句的影响,她给自己起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号,叫“二分明月女子”。陈素素是一个名妓,也是一个才女,她经历过一段曲折坎坷的爱情故事。

  有一个莱阳书生姜仲子,爱上了陈素素。陈素素对姜仲子也有感情,姜仲子就把她携回了故里。当时,宣义窑所产脂粉箱,本是进献宫廷的贡品,价格极其昂贵。姜仲子不惜花费重金,购买这种贡品脂粉箱送给陈素素。

  不久,有个扬州豪强看上了素素,将素素强行从姜家夺走,并带回扬州。姜仲子失去了陈素素,为之寝食俱废。他于是暗中修书,遣人潜往扬州,送给素素。信中大意是,此生非素素不娶,希望素素能够明白他的心思。陈素素见信,肝肠寸断,立即咬断自己所戴的指环,请来者捎给姜仲子。“环”音同“还”,素素以此表示自己必还之意。

  姜仲子得信,感泣不已,将此事告诉他的朋友吴某,请吴某填词咏叹此事。吴某于是赋得《醉春风》一阙,云:“玉甲传芳信,金镂和香褪。悬知掩泪诉东风,问问问。明月谁怜?二分无赖,锁人方寸。情与长江并,梦向巫山近。好将环字证团圆,认认认。有结都开,留丝不断,些些相印。”一时传为韵事。

  陈素素的故事,感动了当时许多舞文弄墨之士。有一位苏州人朱素臣,平生爱好词曲,曾经写过《一着先》《十五贯》《未央天》诸剧。听说陈素素的哀怨故事后,他根据这一实事,加以发挥,谱写了著名传奇《秦楼月》。不同的是,传奇剧中的陈素素在历尽艰难曲折之后,最终和书生团圆,而现实生活中的陈素素,却没有这样的奇迹发生。

  扬州的历史小故事四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明朝万历年间,在繁华的北京城里,有个青楼叫春光院,春光院里有个红极一时的名姬叫杜十娘。杜十娘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幼时被人拐卖到春光院,十七八岁时出落成天姿国色,琴棋书画样样皆精,惹得京城中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纷纷慕名而来。杜十娘虽沦落为烟花女子,但痴情善良,不慕浮华,总想寻觅一个能终身依靠的知心伴侣,从良成家。恰逢来自浙江绍兴官宦门第的国子监太学生李甲,慕十娘之艳名到春光院寻欢。风流倜傥的李甲与杜十娘一见钟情,从此终日厮守。李甲将银钱耗尽后被老鸨逐出。十娘以私蓄自赎其身,随李甲还乡。二人乘船由京杭大运河南下,路经瓜洲古渡时,遇到了好色又阴险的富商孙富。孙富垂涎十娘美色,邀李甲至酒肆,以言语蛊惑,以千金引诱,李甲遂将十娘卖与孙富。刚出火坑又要入狼口,十娘心痛欲碎,万念俱灰,至晨盛妆立于船头,痛斥李甲、孙富,并当众开启所携百宝箱,将所藏珍宝尽抛江中,随后投江自尽。李甲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孙富自那日受惊,得病卧床月余,奄奄而逝。

  杜十娘投江,是一个流传数百年、家喻户晓的悲剧故事。故事中投江的地点,就在今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的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矗立岸边的一座“沉箱亭”,铭刻着那段悲清往事。据考证,杜十娘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杜十娘投江的故事,最早见于明代,最初是以民间口头文学和故事的形式流传。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通俗小说《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让杜十娘的故事由此遍传天下。

  扬州的历史小故事五

  有一天夜里,隋炀帝做了一个梦 ,梦见一种非常漂亮的花,但是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产在什么地方,醒来以后,就命令人把他梦中的花画成图形,张皇榜寻找认识者,正好当时在扬州见过琼花的王世充恰好在京城,看到这张皇榜,便揭榜进宫,对隋炀帝说,图上所画之花叫做琼花生在扬州,隋炀帝听后,很想见一见,便开运河,造龙舟,与皇后和嫔妃下扬州看琼花,待隋炀帝来到扬州,满树琼花皆落,隋炀帝始终没有看到琼花的芳姿。接着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还有人传说,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其妹恨其无道,化作琼花棒打昏君,杨广盛怒之下砍倒琼花树,在杨广死后琼花又重新开放。

幽云十六州是以北京,大同为代称的北方城市,其中多为
军事
重镇,且在长城一线,战略位置重要。至于为什么叫幽州云州,我也不清楚。
石敬塘割了十六州和大量财帛给辽,以换取个人安危和夺得天下,从个人角度,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唐废帝李从珂与他已是水火不容,唐军大举围攻晋阳,石敬塘已经是朝不保夕,再不向辽军求援,就来不及了。当时部将刘知远(后来的后汉高祖)劝说,把十六州割出去,后患无穷,石敬塘焦急的说:“事情紧急,管不了那么多了!” 于是,石敬塘得到了辽军的大力援助,打到洛阳,李从珂自杀,石敬塘建晋取而代之。

海兰珠的真实故事?

皇太极在娶海兰珠之前已经娶了2个蒙古女子,这两个人都和海兰珠有关联。一个是海兰珠的姑姑哲哲,海兰珠的妹妹庄妃,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孝庄太后。海兰珠出身于地位很高的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的宰桑的女儿。至于为什么在妹妹嫁过去后还要一个年纪更大的二婚姐姐也嫁过去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因为妹妹庄妃在嫁给皇太极的这几年中没能生下一位男婴,生的3个全是女儿。这是不利于巩固科尔沁部落的政治地位的。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海兰珠在第一任丈夫死后又嫁给了皇太极,所以说这里边几乎不存在什么浪漫的爱情故事。

看过清朝古装剧的观众一定对影视剧里的宫斗戏份并不陌生。我们当然不能否定宫斗的残酷,但是在这三位科尔沁的女子身上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她们只要确保生出来的皇子是科尔沁的就行。

海兰珠26岁时才嫁给皇太极,在当时可谓晚婚。尽管海兰珠已不是什么花季妙龄,但皇太极对她一见钟情,于天聪八年(1634年)将她纳入了后宫。

其实在这之前皇太极已娶了海兰珠的姑姑,又娶了她的妹妹,为什么还要娶海兰珠呢?史学界有这么一种说法:这很可能是她姑姑哲哲与娘家的有意安排。

海兰珠入宫以后得到了皇太极的特别宠爱,把她视为红颜知已,精神支柱。皇太极更封海兰珠为宸妃,在后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皇后哲哲,而此时妹妹大玉儿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子。

三年后,崇德二年(1637年),海兰珠不负众望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皇子。皇太极欣喜若狂,颁诏全国,大赦天下,大宴群臣,隆重庆贺,并准备将这个刚刚来到世间的婴儿立为皇储。无奈这个皇子福浅命薄,来到世上不到6个月就因得天花而夭亡了。幼子的早夭给海兰珠一巨大打击,在丧子之痛的影响下海兰珠整日郁郁寡欢,寝食失常。崇德六年九月,海兰珠玉殒香消年仅33岁。

姓名:博尔济吉特~海兰珠

外文名:Harjol

别名:宸妃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科尔沁

出生日期:1609年

逝世日期:1641年

职业:妃子

谥号:敏惠恭和元妃

丈夫:皇太极

妹妹:孝庄文皇后

海兰珠——孝庄亲姐姐,皇太极的宸妃

皇太极的宸妃,海兰珠·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海兰珠最早出现的的史料是“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两年,但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

1641年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相关人物

皇太极

描写舌战群儒韩信场面的诗句?

却说鲁肃、孔明辞了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二人在舟中共议。鲁肃谓孔明曰:“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孔明曰:“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及船到岸,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鲁肃回,急召入问曰:“子敬往江夏,体探虚实若何?”肃曰:

“已知其略,尚容徐禀。”权将曹操檄文示肃曰:“操昨遣使赍文至此,孤先发遣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肃接檄文观看,其略曰:

孤近承帝命,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

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鲁肃看毕曰:“主公尊意若何?”权曰:“未有定论。”张昭曰:“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

众谋士皆曰:“子布之言,正合天意。”孙权沉吟不语。张昭又曰:“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孙权低头不语。

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权知肃意,乃执肃手而言曰:“卿欲如何?”

肃曰:“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唯将军不可降曹操。”权曰:

“何以言之?”肃曰:“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肃曰:“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在此,主公可问之,便知虚实。”权曰:“卧龙先生在此乎?”肃曰:“现在馆驿中安歇。”权曰:“今日天晚,且未相见。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肃领命而去。

次日,至馆驿中见孔明,又嘱曰:“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孔明笑曰:“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

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

“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

“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

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时,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

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座间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冷笑曰:“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

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

“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

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唯无君,亦且蔑祖;不唯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陆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平生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南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

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时座上张温、骆统二人,又欲问难。忽一人自外而入,厉声言曰:“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众视其人,乃零陵人,姓黄名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当时黄盖谓孔明曰:“愚闻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何不将金石之论为我主言之,乃与众人辩论也?”孔明曰:“诸君不知世务,互相问难,不容不答耳。”于是黄盖与鲁肃引孔明入,至中门,正遇诸葛瑾,孔明施礼。瑾曰:“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

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瑾曰:“贤弟见过吴侯,却来叙话。”说罢自去。

鲁肃曰:“适间所嘱,不可有误。”孔明点头应诺。引至堂上,孙权降阶而迎,优礼相待。施礼毕,赐孔明坐。众文武分两行而立。鲁肃立于孔明之侧,只看他讲话。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须,堂堂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之便了。”献茶已毕,孙权曰:“多闻鲁子敬谈足下之才,今幸得相见,敢求教益。”孔明曰:“不才无学,有辱明问。”

权曰:“足下近在新野,佐刘豫州与曹操决战,必深知彼军虚实。”孔明曰:“刘豫州兵微将寡,更兼新野城小无粮,安能与曹操相持?”权曰:“曹兵共有多少?”

孔明曰:“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权曰:“莫非诈乎?”孔明曰:“非诈也。

曹操就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万;今又得荆州之兵二三十万:以此计之,不下一百五十万。亮以百万言之,恐惊江东之士也。”鲁肃在旁,闻言失色,以目视孔明,孔明只做不见。权曰:“曹操部下战将,还有多少?”孔明曰:“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权曰:“今曹操平了荆、楚,复有远图乎?”孔明曰:“即今沿江下寨,准备战船,不欲图江东,待取何地?”权曰:“若彼有吞并之意,战与不战,请足下为我一决。”

孔明曰:“亮有一言,但恐将军不肯依。”权曰:“愿闻高论。”

孔明曰:“向者宇内大乱,故将军起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今曹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权未及答,孔明又曰:“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

“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降操?”孔明曰:“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

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众皆哂笑而散。鲁肃责孔明曰:“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吾主宽洪大度,不即面责。先生之言,藐视吾主甚矣。”孔明仰面笑曰:“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计,汝不问我,我故不言。”肃曰:“果有良策,肃当请主公求教。”孔明曰:“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

肃闻言,便入后堂见孙权。权怒气未息,顾谓肃曰:“孔明欺吾太甚!”肃曰:

“臣亦以此责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轻言,主公何不求之?”权回嗔作喜曰:“原来孔明有良谋,故以言词激我。我一时浅见,几误大事。”便同鲁肃重复出堂,再请孔明叙话。权见孔明,谢曰:“适来冒渎威严,幸勿见罪。”孔明亦谢曰:“亮言语冒犯,望乞恕罪。”权邀孔明入后堂,置酒相待。

数巡之后,权曰:“曹操平生所恶者,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豫州与孤耳。

今数雄已灭,独豫州与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与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孔明曰:“豫州虽新败,然关云长犹率精兵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唯将军裁之。”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遂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就送孔明于馆驿安歇。

张昭知孙权欲兴兵,遂与众议曰:“中了孔明之计也。”急入见权曰:“昭等闻主公将兴兵与曹操争锋,主公自思比袁绍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将寡,尚能一鼓克袁绍;何况今日抚百万之众南征,岂可轻敌?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谓负薪救火也。”孙权只低头不语。顾雍曰:“刘备因为曹操所败,故欲借我江东之兵以拒之,主公奈何为其所用乎?愿听子布之言。”孙权沉吟未决。张昭等出,鲁肃入见曰:“适张子布等又劝主公休动兵,力主降议,此皆全躯保妻子之臣,自为谋之计耳,愿主公勿听也。”孙权尚在沉吟。肃曰:“主公若迟疑,必为众人误矣。”

权曰:“卿且暂退,容我三思。”肃乃退出。时武将或有要战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议论纷纷不一。

且说孙权退入内室,寝食不安,犹豫不决。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废?”权曰:“今曹操屯兵于江、汉,有下江南之意。问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战者。欲待战来,恐寡不敌众;欲待降来,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犹豫不决。”吴国太曰:“汝何不记吾姐临终之语乎?”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想出这句话来。正是:

追思国母临终语,引得周郎立战功。

含有俱的成语有哪些?

四角俱全、 色色俱全、 万念俱灰、 五味俱全、 耦俱无猜、 百废俱举、 俱收并蓄、 泥沙俱下、 面面俱圆、 身名俱泰、 一应俱全、 十行俱下、 百废俱兴、 心胆俱碎、 临危不俱、 寝食俱废、 扫地俱尽、 五毒俱全、 身名俱灭、 心胆俱裂、 万念俱寂、 玉石俱碎、 声泪俱发、 罗掘俱穷、 面面俱到、 草木俱朽、 声色俱厉、 百堕俱举、 玉石俱焚、 人琴俱逝

形容老师学生专注的词语?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半部论语治天下 不耻下问 不愧下学 闭门读书 不求甚解

不知肉味 不足为法 刺股悬梁 春华秋实 春花秋实

春诵夏弦 车在马前 多歧亡羊 夺胎换骨 独学寡闻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 钝学累功 断织劝学 发愤忘食

浮光掠影 浮光略影 废寝忘餐 邯郸学步 胡服骑射

鸿鹄将至 鹘仑吞枣 汉人煮箦 好学不倦 据鞍读书

居安资深 继晷焚膏 敬业乐群 跬步千里 困而学之

开华结果 开花结实 困而不学 抗颜为师 鲁斤燕削

冷暖自知 力学不倦 力学笃行 驽马十驾 能者为师

蓬赖麻直 切磋琢磨 切瑳琢磨 群起效尤 寝食俱废

勤学好问 勤学苦练 然糠照薪 日以继夜 三日打鱼,

两日晒网 洒扫应对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贪多嚼不烂

贪多务得 忘餐废寝 为人师表 晚生后学 万世师表

邯郸学步 循常习故 学而不厌 学而优则仕 学非所用 悬梁刺骨

悬梁刺股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如穿井 学如登山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悬头刺股 循序渐进 下学上达

循循善诱 学以致用 玉不琢,不成器 因材施教 盈科后进

一曝十寒 一暴十寒 鹦鹉学语 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

寝食俱废其他应用

组词

寝组词食组词俱组词废组词

笔顺笔画

寝笔顺笔画食笔顺笔画俱笔顺笔画废笔顺笔画

近义词

寝近义词食近义词俱近义词废近义词

反义词

寝反义词食反义词俱反义词废反义词

寝食俱废成语接龙

正接

废话连篇废寝忘餐废然而反废然而返废寝忘食废奢长俭废然思返废书而叹废私立公废食忘寝废铜烂铁废物利用废文任武

反接

废食忘寝桂宫柏寝高枕安寝美食甘寝色衰爱寝寿终正寝同床共寝问安视寝忘餐废寝忘餐失寝宵分废寝枕干而寝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寝食俱废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暗礁险滩百不爽一不雌不雄白日作梦残编断简大含细入丁宁周至恩恩怨怨分工合作锋芒不露福轻命薄后顾之忧诲人不倦毫无二致畸流逸客袂接肩摩曲意迎合人模人样扇席温枕桃弧棘矢拖人下水卧不安席无孔不入无可救药鹬蚌相争犹解倒悬应接如响映月读书移有足无咫尺威颜椎拍輐断撞头磕脑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qinshijufei22919.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