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中枯骨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冢中枯骨的意思冢中枯骨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冢中枯骨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冢中枯骨
拼音: zhǒng zhōng kū gǔ
频率: 常用
年代: 古代
词性: 贬义词
结构: 偏正式
解释: 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志气卑下,没有作为的人。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无能之人。
典故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成语示例:沈砺《咏史》:“~袁公路,唾手居然得冀州。"
英文翻译: 

冢中枯骨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刘备遗训?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经由《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几乎变得家喻户晓。但长期以来,人们津津乐道者,多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嘱托,而很少关注刘备对儿子刘禅的遗嘱。事实上,刘备临终之前对刘禅所说的一番话,读来也颇令人唏嘘感慨。

章武三年(223年)春,伐吴失败的刘备,退据白帝城,此时他已染上痢疾,病情不断加重,出现了多种并发症。但此时的刘备大概也明白了死生有命的道理,故安慰儿子(也是安慰自己),说自己已经六十多岁,现在死也没有什么怨恨了,只是挂念你们兄弟而已。刘备共有四子,养子刘封、庶子刘理皆先他而卒,故此时他所挂念的只有太子刘禅和庶子刘永了。而作为日后江山社稷的托付人,太子刘禅更是让刘备担忧不已。因此,在弥留之际,他还在苦口婆心的叮嘱儿子务必要做好两件事。刘备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在《尚书·伊训》中,大臣伊尹曾对太甲说:“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意思是说,你修德不论多小,天下的人都会感到庆幸;行不善,即使不大,也会丧失国家。当刘备告诫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萦绕在他心中的也许正是这句上古的名言吧。

我儿公嗣,

悲哉世也!吾行将休矣!穷朕之平生,洋洋洒洒,屈指不过数十载,然汉室未兴,祖宗未耀,朕实不忍此时西去也。高祖、世祖之基业,五铢、炎刘之江山,尽托于汝手,望公嗣思之慎之,莫蹈桓、灵之辙哉!

光和末岁,黄巾犯上。父出乡野,幸结关、张。集伍抗暴,除害安良。铁门之劫,扬义军之威望; 张角之卒,播孤名于四海。然朝廷奸小为虐,孤未能幸赌大行皇帝之圣容。时尔父常笃行慎思,景行为贤,未尝有隙。

半生之际,能至许昌。伴猎大行,游驾上林。曹公辱天子之威,金箭射白鹿。汝叔父云长欲杀之,孤止之焉。非不怒于此贼之举,朕实不能负反贼之名也!青梅煮酒,孤遍举天下之英豪,曹公一一否之,言天下之英雄唯孤与操耳。为掩是非,不惜失箸以作惧色,徒惹天下之蜚,父非不愿为英雄也,实此时难与贼相敌也。故后来取徐州,距吕布,烧博望,淹白河,无一不深记人之慎行之要害也。亦尝铭“敦行致远”四字于座右,时时戒之。

自朕登极大宝,二年有余矣。关羽为孙吴所害,张飞遭部曲之谋,皆身首异处,幽冥难散。孤距丞相、子龙之谏,意气用事,举百万之雄师,兴兵伐吴。犹记本初疏散,兵纪不严,大将酗酒,士卒放纵,孤亦尝笑之为冢中枯骨,小不能忍,大谋以乱,以有乌巢之火,官渡之败。孤今与本初同出一辙,彝陵熊熊,大军灰飞成土。幸得关兴、张苞二贤侄舍命相救,否则已成吴人刀下之鬼矣。此番惨败,乃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能善纳良言所致也!

公嗣我儿!谨记父言:人生在世,笃行为先。仁义辅之,天下定矣!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行素自由,心思散漫,距言千里,不思进取,此为国为身者之大患矣!父败于此,莫蹈覆辙,公嗣我儿,切记切记!

【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训】

刘备是三国时期难得的仁义之君,曹操和孙权在征战中经常屠城滥杀,但刘备始终仁德为先、爱民如子,从不妄自杀戮,深得百姓爱戴。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刘备的仁义之举让他能在三国初期曹操、袁绍的强大势力中间周旋而不灭,使他东奔西走投靠他人而处处备受欢迎。刘备之德赢得了关羽、张飞的生死追随,赢得了诸葛卧龙的鞠躬尽瘁。因此他在临终遗言中将这一信条摆在了首位来告诫太子: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

历代刘氏宗谱都记载了刘备的这一条遗训。他所确立的是非善恶取舍和个人行为标准,已经普遍为刘姓及整个中华民族所接受。

上述“三祖遗训”,(“三祖遗训”),在国内外刘氏族姓中广泛流传,赢得了广大刘姓宗族的认同,已成为整个刘姓宗族的共同族训。

5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

刘玄德曹操是什么故事?

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建安四年袁曹官渡之战前,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的故事。后人有诗称赞(刘备)说:“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老天是眷顾刘备的,此时若无惊雷,曹操就立刻洞穿了刘备的内心世界。两人虽同为英雄,在境界上还是有差别,想到曹操献七宝刀行刺董卓的从容应对,刘备靠的还是天的眷顾啊!但假设刘备真死于此地,诸葛亮就不会出场,那些轰轰烈烈的故事就戛然而止!

刘玄德曹操是什么故事?他们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故事呀!如果你问得是他两之间的故事,那我告诉你:他两之间最有趣的故事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一事了。当曹操问刘备谁是天下英雄时,刘备就开始装傻充愣,当曹操一说出当今天下英雄就是你我二人时,刘备惊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这段故事将刘备的性格揭示的淋漓尽致了!

一日,关羽、张飞不在,玄德(就是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带了数十个人到菜园里对刘备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有甚紧事?”许褚说:“不知。只教我来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吓得玄德面如土色。

曹操拉着玄德的手,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玄德听了才放心,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

曹操说:“刚才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去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军士听了这句话,嘴里都生出唾沫,才不渴。现在看见这梅子,觉得不可不赏。又当酒正煮熟,所以邀请使君来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经设还好杯盘:盘里放置着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骤雨将至。随从遥指天外的龙挂,曹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曹操说:“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玄德说:“愿闻其详。”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英雄。请说说看。”

玄德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啦。”玄德说:“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得以在朝为官。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

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

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河北的袁绍,连续四代做到三公职位,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

曹操笑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

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益州刘季玉,能称为英雄吗?”

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就是皇亲),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怎么能称做英雄呢!”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

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

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曹操)两人而已!”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

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的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指筷子和勺子掉在地上)。”

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将听到刚才的话才掉了筷子和勺子的缘故轻轻的掩饰了过去。曹操才不怀疑玄德。

简介:

一日,曹操邀请刘备喝酒,曹操跟刘备聊得很开心,问了刘备一个问题:“玄德兄,你说这年头谁是英雄?”

刘备心里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现在不得已。”但刘备不敢说,说了,要被曹操宰。刘备想了想,就跟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顾左右言其它。

绕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烦,端起一杯酒喝完说:“别绕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天上“轰隆”一声打了个巨雷。刘备呆呆地看着曹操,筷子掉到了地上,一支筷子在地上弹了一下。

曹操正用袖子擦胡子上的酒,听到了筷子落地又弹起的声音,就问刘备:“怎么啦?”

刘备赶紧把筷子捡了起来,顺口说了句:“这么大的雷,吓死我了。”曹操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雷呢?”刘备赶紧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别说我了。”

此时张飞关羽两人怕曹操会杀刘备,闯了进来。见刘备没事,关羽连忙掩饰说自己来舞剑助兴。曹操说:“这又不是鸿门宴。”然后斟酒让他们压惊。

后来三人一起出来,刘备说:“我在曹操的地盘上天天种菜,就是要让他知道我胸无大志,没想到刚才曹操竟说我是英雄,吓得我筷子都掉了。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说自己怕打雷掩饰过去了。”

一、相关人物

1、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2、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太尉曹嵩之子。

举孝廉出身,选为郎官,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拜骑都尉,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迁典军校尉。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

迎接汉献帝,拜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迁丞相,挟天子以令不臣。

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推行有效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促使中原地区政局稳定、经济向好,阶级压迫有所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汉献帝念及功劳,封为魏公,加九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如同萧何故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号为武。次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二、故事出处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

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

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大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言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赵云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赵云(?年~公元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

赵云原属幽州军阀公孙瓒,并为刘备主骑兵。

赵云后来追随刘备,在其麾下历任牙门将军、偏将军、翊军将军、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成就一代霸业。

蜀后主刘禅继位后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 又拜镇东将军。

227年,赵云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入汉中,次年出征曹魏,曾於箕谷设置疑兵,牵制魏军主力。

北伐失利后,贬为镇军将军,不久去世。

261年后主追諡赵云为顺平侯。

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承继爵位,次子赵广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

据《三国志》记载,有关赵云的著名事迹有「长坂乱军之中救后主刘禅」,《云别传》中记载有「截江夺阿斗」、「汉水空营退曹军」等。

罗贯中所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立汉中王后,赵云位列「五虎上将」之一。

小说中的赵云武艺超群、胆大心细,而且德行高尚。

据《云别传》记载:「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刘备也称誉他「一身是胆」。

三国时陈寿,杨戏称其「强挚壮猛」,「猛将之烈」,「以忠勇称」。

赵云的历史资料赵云事迹多出於《云别传》,在《三国志》中别传没有作为正文内容,而是以注解形式出现。

《三国志》原书中并无注解,注解乃后世南朝宋人裴松之所添加。

但亦有史家认为《云别传》内容以史料而论并不严谨,所记载皆是与赵云相关的轶事,且与《三国志》本身有所矛盾,真实性有待商榷。

此说由清朝义门先生何焯指出。

他认为《云别传》或系根据赵家家传改编,语多溢美。

何氏指出的疑点之一为刘备於221年准备东征吴国时,由赵云 (而非诸葛亮) 劝阻刘备不要东征是不合情理,应是子孙溢美。

然而,此类观点并不多见考,并被一些史学者指过分疑古。

赵云故址河北正定赵云庙外的赵云像现代赵云祠墓地址:四川大邑--子龙庙,顺平侯赵云墓河北正定--赵云庙台湾佳里--子龙庙清朝记载祠庙另有:河南南阳南三十里屯东赵云祠墓四川黎州(今汉源)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坝左赵云祠湖广桂阳州(今湖南郴州桂阳)城外芙蓉山下赵云祠湖北当阳(长坂)有子龙阁,子龙路;湖北赤壁有子龙滩。

湖南常德安乡有子龙庵;桂阳有蒙泉(又名万军泉,赵云八角井)。

四川成都和平街原名为子龙塘街,和平街小学在相传是顺平侯洗马池故址;成都龙泉石经寺(历名灵音寺,天成寺)相传初为赵云祭祀家庙。

重庆长寿有赵云寨;重庆市中大阳沟白龙池相传为赵云驻江州白龙马厩。

陕西宁强有子龙驻军处,子龙山。

赵云,是罗贯中老先生在《三国演义》着力刻画的人物,可说是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

更由于《演义》是根据史实来写的,人们对赵云的英雄事迹几乎信以为真。

赵云是除关张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以致于人们几乎把他加到了桃园兄弟之中,在不少京戏里干脆就让他成了“四将军”,特别是他追随刘备时正是刘备倒霉的时候,这就更加重了他在这个团伙中的份量。

长坂坡一战,无疑是赵云最辉煌的篇章。

在最早的《三国志平话》中,赵云的长坂坡救阿斗只有几句话,“拍马冲阵而过”而已,到了《演义》里,就变成了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一大章回。

“截江、夺斗”是赵云的另一大功绩。

《三国志平话》中基本照抄《三国志》,写得含含糊糊,“云与张飞勒兵截江。

”而已,而在《演义》里则完全成了赵云孤身犯难,一波三折,既胆气过人又有理有节,张飞倒成了后援的角色。

五虎上将的排名,在罗贯中最早的版本里,大概是参照了刘备进位汉中王时这五个人实际地位的史实,列为“关、张、马、黄、赵”。

忘了是金圣叹的批本还是毛宗岗的批本,为迎合读者对赵云的喜爱,把这个排名改成了“关、张、赵、马、黄”。

但《演义》终归不能完全脱离史实,从而令赵云这个完美的英雄与他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无法自圆其说。

注意一下细节就清楚了,这些细节因史实的存在而让罗老先生和金、毛等都无法更动。

长坂坡之前的大撤退,开路与断后的重任都没交给赵云,而给他的任务是相对次要的“保护家小”。

进军西川遇到马超,从别处把张飞调来,身边的赵云无用武之地。

抵御魏将张邰,派了老将黄忠,赵云就在手下,却没考虑派他。

决定汉中胜败的定军山之战,黄忠是主将,赵云是后援。

讨伐东吴,前线上是一群无名后进之辈,五虎上将硕果仅存的赵云在二线闲着,只是到了大军惨败之时起了点接应的作用。

七擒孟获,魏延、王平、马岱甚至廖化、张嶷的出场机会都比赵云多,而赵云好象都没有与孟获交过手。

一出祁山,《演义》中写赵云当先锋立了大功,但到了决定性的街亭之战,主将却是派了无能的马谡,赵云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尽管撤退时“不损一人一骑”,但对于全局却是无足轻重。

尽管《演义》每逢赵云出场必竭力突出他的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刘备和孔明对他的态度不象文字中表现得那么热情。

似乎刘备早期势孤力单、关张忙不过来时对赵云还予以某些重任,一旦人多了就让他一边儿凉快去,而孔明就更明显了。

以上是《演义》中关于赵云的一些内容,再看看史实吧。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

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

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

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

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上第一线。

一出祁山,赵云也没当先锋,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

街亭失守全线大败,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损。

”《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

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

直至去世,赵云也未获封侯。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

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

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

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

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

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

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

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

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

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

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

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

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

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历来读史之人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的悲剧。

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时,赵云好歹还是寿终正寝的。

《演义》上写刘禅闻赵云死而大哭,又是罗老先生加的花环。

那时的刘禅,早把救过他两次的赵云忘得一干二净了,连点“悼念”的意思都没有。

到得后来,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来了,在给别人封侯时顺带也追封了赵云。

可赵云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气得在坟墓里诈尸不可:那时距蜀汉亡国还剩下不到三年了!

冢中枯骨其他应用

组词

冢组词中组词枯组词骨组词

笔顺笔画

冢笔顺笔画中笔顺笔画枯笔顺笔画骨笔顺笔画

近义词

冢近义词中近义词枯近义词骨近义词

反义词

冢反义词中反义词枯反义词骨反义词

冢中枯骨成语接龙

正接

骨颤肉惊骨鲠之臣骨鲠在喉骨化风成骨寒毛竖骨化形销骨软筋麻骨软筋酥骨肉离散骨软肉酥骨肉私情骨肉分离骨肉团圞骨肉团圆骨肉未寒骨肉相残骨肉相连骨肉相亲骨肉之恩骨肉之亲骨肉之情骨肉至亲骨瘦如柴骨瘦如豺骨瘦形销骨腾肉飞

反接

椎牛发冢连枝共冢诗礼发冢诗书发冢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冢中枯骨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不分皂白抱瓮出灌摧枯折腐长篇累牍达官贵要独立王国飞蛾赴焰放虎归山滚鞍下马盖地而来感激流涕古语常言花花公子惊魂失魄矫枉过直恪守成式卖爵鬻官骈肩叠迹入孝出弟嗜痂成癖调和阴阳同明相照我武惟扬心高气硬祥麟威凤虚左相待云锦天章造端倡始左道旁门酌水知源左右开弓坐知千里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zaozaokeju40702.html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