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五五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

关键字:
成语接龙

三三五五的意思三三五五的故事详细解释及典故三三五五成语接龙、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三三五五
拼音: sān sān wǔ wǔ
频率: 生僻
年代: 古代
词性: 中性词
结构: 联合式
解释: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三五成群。
典故出处: 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成语示例:柳青《铜墙铁壁》第七章:“兰英和银凤们招呼着众妇女,~走了。"
英文翻译: in groups of three or five <in knots>

三三五五的意思解释及典故

3和5的成语?

三五成群、三番五次、三山五岳、三阳开泰、三羊开泰、三头六臂、三教九流、不三不四、三言两语、三心二意、三三两两、说三道四、推三阻四、三言两拍、五福临门、五谷丰登、五子登科、五花大绑、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五湖四海、五颜六色、五味俱全、五味杂陈、五光十色、四书五经、九五之尊

3和5的成语:

三贞五烈,三荒五月,三令五督,

三回五次,三回五解,三五成众,三言五语,五光十色,三竿日上,

三台五马,三推五问,三风五气,

三荒五月,三六九等,三对六面,

三长两短,三番两次,三十而立,

三人成虎,三顾茅庐,五湖四海,

三战三北,士别三日,三差两错。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跟三和五有关的成语或短语真不少,比如我收集下来的有以下,若有不足请继续补充完善。

三三五五、

三贞五烈、

三坟五典、

三回五次、

三智五猜、

三荤五厌、

连三跨五、

五短三粗、

五大三粗、

三五成群、

三老五更、

攒三集五、

三汤五割、

捱三顶五、

3和5的成语是三五成群。意思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在一起。三五成群和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相近义。而和单枪匹马,形单影只成反义,该成语出自明朝冯梦龙《喻事明言》卷二七:“一般也有轻薄少年及儿童之輩……三五成群,把他嘲笑戏侮,买臣全不为意。”

3和5的成语?

有三三五五,三贞五烈,三坟五典,三回五次,三智五猜,三荤五厌,连三跨五,五短三粗,五大三粗,三五成群,三老五更,攒三集五,三汤五割,捱三顶五,五申三令,三令五申,三纲五常,三尸五鬼,三牲五鼎,三皇五帝,连三接五,三年五载,三山五岳,挨三顶五。

【三皇五帝】

解释: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黄。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山五岳】

解释:三山是指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是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三五成群】

解释: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

答:、三番五次,隔三差五 ,三令五申,三纲五常,三五成群,三才五常 、三田五脏、 三辰五星、 三正五行 、三下五除二、五大三粗、三荤五厌、三智五猜、连三跨五、三老五更、五短三粗、三牲五鼎、三环五扣、捱三顶五、五更三点、咸五登三、三风五气、三朝五日、猜三划五、三台五马、三坟五典、三皇五帝,礌三五五,三朝五日,三荤五厌,三江五湖,三贞五烈,三年五载,三山五岳,三尸五鬼。

由数字三和五组成的成语 真的不少 :三五成群,字面的意思就是三五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群体 ,后泛指人比较多 。三番五次,指多次。三令五申是指多次下令督促执行。 三下五除二在最早的时候 是珠算口诀 ,慢慢的引申为处理事情 干净利落 。带数字的词又称为数字成语

三和五的成语:

三番五次、 三令五申、三纲五常、三朝五日、 三江五湖、 三环五扣、 猜三划五、 三年五载、 攒三集五、 三五成群、 连三跨五、 三令五申、 三三五五、 五短三粗、 三贞五烈 、三皇五帝、 三差五错、 三纲五常、 三风五气、

咸五登三、 三荤五厌、 三老五更、 挨三顶五、

五大三粗、 隔三差五、 三回五次、 捱三顶五、

【成语】: 三山五岳

【拼音】: sān shān wǔ yuè

【解释】: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出处】: 清·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成语】: 三令五申

【拼音】: sān lìng wǔ shēn

【解释】: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3和5的成语是 三番五次,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 fān wǔ cì,它的意思就是一再,多次。

这个词结构为联合式,一般是用作状语。主要形容次数很多的意思。近义词还有 屡次三番、再三再四。

该词出自于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萧条旅馆,个月期程,不蒙放参。”

三x五x的成语?

三番五次 番:遍数。

一再,多次。

三坟五典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

三老五更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三令五申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

多次命令和告诫。

三三五五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三牲五鼎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

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三下五除二 珠算口诀。

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三智五猜 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三差五错 泛指差错。

常指意外的事故。

三朝五日 指三、五天。

三环五扣 形容捆绑结实。

三回五次 指多次。

三荤五厌 泛指荤腥食物。

三江五湖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

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三贞五烈 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同“三贞九烈”。

三年五载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

指多年。

三山五岳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泛指名山或各地。

三尸五鬼 比喻奸佞之臣。

形容三的成语?

三百瓮齑  三百瓮齏  三拜九叩   三班六房  三般两样  三榜定案   三杯两盏  三病四痛  三波六折   三不拗六  三步两脚  三曹对案   三茶六饭  三茶六礼  三差两错   三差五错  三朝元老  三尺门里   三尺童儿  三尺童蒙  三尺童子   三锤两棒  三从四德  三寸金莲   三寸之舌  三寸之辖  三长两短   三长四短  三等九般  三等九格   三迭阳关  三叠阳关  三冬二夏  三对六面  三耳秀才  三番两次  三番四复   三番四覆  三番五次  三翻四复  三翻四覆  三反四覆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三坟五典  三风十愆  三风五气  三人成虎  三夫之对  三夫之言  三复白圭   以三字开头的成语(二)   三复斯言  三纲五常  三告投杼  三更半夜  三公九卿  三宫六院  三姑六婆   三鼓气竭  三顾草庐  三顾茅庐  三瓜两枣  三跪九叩  三好二怯  三好两歹   三好两歉  三户亡秦  三槐九棘  三环五扣  三皇五帝  三回九转  三回五次   三荤五厌  三魂出窍  三魂七魄  三饥两饱  三街六巷  三缄其口  三谏之义   三江七泽  三江五湖  三脚两步  三教九流  三教一体  三街两市  三街六市   以三字开头的成语(三)   三节两寿  三荆同株  三径之资  三九之位  三绝韦编  三军暴骨  三跨两步   三老四少  三老五更  三邻四舍  三令五申  三六九等  三鹿郡公  三马同槽   三毛七孔  三媒六证  三命而俯  三沐三熏  三沐三薰  三男两女  三男四女   三字开头的成语及其解释(一):   【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

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   【三曹对案】:指审问对质。

  【三差两错】:比喻偶然的差错。

  【三茶六饭】: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特指人的死亡。

  【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

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

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   【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三寸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三迭阳关】: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

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

后也比喻离别。

  【三对六面】: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三番五次】:番:遍数。

一再,多次。

  【三翻四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

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

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三更半夜】: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

指深夜。

  【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户亡秦】:三户:几户人家;亡:灭。

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

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后借指远古时代...   【三魂七魄】: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

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三缄其口】:缄:封。

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

形容说话谨慎。

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

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三街六巷】:泛指大街小巷。

  【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

  【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

也泛指阴谋篡权。

  【三媒六证】: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

表示郑重其事。

  【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三年化碧】:指忠心不泯。

  【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

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三字开头的成语及其解释(二):   【三朋四友】:泛指各种朋友。

  【三平二满】: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三妻四妾】:妻妾众多的意思。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三人为众】: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起。

形容人数不多。

  【三三五五】: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

  【三生有幸】: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

三世都很幸运。

比喻非常幸运。

跳崖饲虎典故?

跳崖饲虎典故?

佛经中说,印度宝典国国王大车的三个太子,一日同到山中打猎,见一只母虎带着数只小虎饥饿难忍,母虎因此欲将小虎吃掉。三太子萨埵见状,将二位兄长支走,来到山间,卧在母虎前,饿虎已无力啖食。萨埵又爬上山岗,用利木刺伤身体,然后跳下山崖,让母虎啖血。母虎啖血恢复气力后与小虎们一起食尽萨埵身上的肉。二位哥哥不见弟弟,沿路寻找,终于找见萨埵尸骨,赶紧回宫禀告父王。国王和夫人赶到山中,抱着萨埵尸骨痛哭,然后收拾遗骨修塔供养。这位为了挽救老虎生命而甘愿牺牲自己肉身的萨埵太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这种表现释迦牟尼前生累世忍辱牺牲、救世救人、各种善行的绘画作品被称为本生故事画。

这个故事说的是,久远之前有一个王国的三位王子一日同到山中打猎,见一只母虎带着数只小虎饥饿难忍,母虎因此欲将小虎吃掉。三太子萨埵想到,在生生世世的生死轮转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肉身爱护不懈,但最终还是难免速朽腐败。他曾多少次毫无意义地唐捐生命,为了贪欲、嗔恨或愚痴,而从未有一次是为了慈悲和解脱的事业。于是他将二位兄长支走,来到山间,卧在母虎前,饿虎已无力啖食。萨埵又爬上山岗,用利木刺伤自己,跳下山崖,让母虎啖血。母虎啖血恢复气力后与小虎们一起食尽萨埵身上的肉。二位哥哥不见弟弟,沿路寻找,终于找见萨埵尸骨,赶紧回宫禀告父王。国王和夫人赶到山中,抱着萨埵尸骨痛哭,然后收拾遗骨修塔供养。这位为了挽救老虎生命而甘愿牺牲自己肉身的萨埵太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

在过去久远劫之前,地球上有一位大国王,名叫摩诃罗檀囊。国王有三个儿子,大王子名叫摩诃富那宁;二王子名叫摩诃提婆;小王子名叫摩诃萨埵。

一次,国王与群臣、夫人、王子到野外游观。由于旅途疲劳,国王命令大家停下来休息。

三位王子不想休息,就一起到密林中游玩。

他们看见悬崖下面有一只母老虎,正在哺乳两只小虎。母老虎一副饥渴难耐的样子。

小王子对哥哥们说:“这只老虎极度饥饿,生命垂危,还要哺乳两只小虎。我看它的样子,是想吃掉它的孩子。”

两个哥哥回答说:“你说的不错。”

小王子问:“这只老虎现在需要吃什么东西?”

两个哥哥回答说:“如果有新杀的热肉,就正合它的需要。”

小王子又问:“现在有没有人能找来新杀的热肉救这只老虎呢?”

两个哥哥说:“这是一桩难办的事情。”

小王子心中思惟:我在此前生生死死的过程中,无数次丧失生命,都是白白地舍弃自己的身体,或是为了贪求欲望,或是为了发泄怨恨,或是因为愚昧无知,从来没有为了佛法而献身。今天碰上这样的事情,正好可以贡献自己,为众生种植福田,我这身体有什么好顾惜的?

小王子一边跟着两个哥哥向前走,一边打着自己的主意。走了不远,他对两个哥哥说:“你们先走,我有点小事,过后我再追你们。”

小王子跳下悬崖,躺在老虎面前。他的心只是一心求道,“此身易碎易变,过去我只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现在布施此身,为佛法奉献吧!”

可是,老虎虚弱得已经吃不进东西了。

小王子折取一段尖利的树枝,在脖子上刺出血来。老虎舔了血以后,可以吃东西了,就张开大嘴吃了起来。

两个哥哥见弟弟很久还不回来,便回去寻找。他们想起小王子说的话,估计他肯定是救老虎去了,就追到悬崖边,见老虎已将他吃完,血肉模糊,一片狼藉。

两位哥哥见此情景,瘫倒在地,昏死过去。过了很久,他们苏醒过来,放声大哭,悲痛至极,又昏厥过去。

王后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只鸽子在树林中游玩,一只老鹰突然飞来,把最小的一只鸽子吃了。王后从梦中醒来,感到很惊恐,对国王说:“听说梦中的鸽子代表子孙,我梦见小鸽子死了,我担心小王子会有不好的事情临头。”

听了王后的话,国王立即派人四处寻找三位王子。

没过多久,大王子、二王子来到国王和王后面前。国王和王后一齐问:“你们的弟弟哪里去了?”

两位王子泣不成声,回答:“老虎已将他吃了。”

国王和王后听了孩子们的话,立即昏死过去,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

他们快速奔至小王子以身饲虎之处,见小王子的肉已被饿虎吃光了,只剩一堆残骨散乱在地上。国王和王后放声痛哭,几度昏迷,如此经过很长时间。

摩诃萨埵命终之后,转生兜率天。到了天上,他自言自语道:“我是因为什么善行而受到生天的果报呢?”他用天眼遍观六道,看见前生的残骨仍堆在山间,父母悲伤哭泣,痛苦之至。他见父母不知善恶因果的道理,哭得如此悲伤,心中生起怜悯之情,就决定去劝说他们。

他从兜率天下来,停在半空中,对父母说:“我是你们的儿子摩诃萨埵,我因舍身饲虎,得以生天。大王应知:世间的一切皆是虚幻,有生必有死,做恶必堕地狱,做善必生天堂,这是生死轮回的自然规律。现在为什么要沉没在忧愁和烦恼之海,而不思觉悟、不勤修解脱之道呢?”

父母回答说:“你发大慈悲,哀愍一切众生,舍我们而去,我们因为想念你,肝肠寸断,你修无量慈心,怎么非要这么做呢?”

于是,天人又以种种奇妙的善言偈语报谢父母,使他们醒悟。

国王做了一副用七宝装饰的棺木,将摩诃萨埵的遗骨装敛起来,并在坟墓上起了一座塔。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那时的摩诃罗檀那大王,不是别人,就是我现在的父王阅头檀。那时的王后,就是现在我的母亲摩诃摩耶。那时候的摩诃富那宁,就是现在的弥勒。那时候的二王子摩诃提婆,就是现在的婆修蜜多罗。那时候的小王子摩诃萨埵,不是别人,就是现在的我。那时候的母老虎,就是现在的老母亲。那时候的两只虎仔,就是现在老母亲的两个儿子。

“在久远劫以前,在他们生命垂危之际,我把他们从苦厄中解救出来,使他们获得安乐。现在,在我成就佛道之后,也拯济他们,最终使他们永远脱离生死轮回的大苦。”

跳崖饲虎的故事是这样的,乾陀尸利国王的太子,不喜欢荣华富贵,于是逃进山林居住,就在林中跟随师父修行。

太子所在山林,下面有一深谷。当时深谷中有一只饿虎,刚生下七只小老虎,冬日严寒,又遇大雪,母老虎抱着小老虎,在深谷下待过了三天,因为怕小老虎冻死,母老虎始终没法出去找食物,忍饥挨饿守护着小老虎。可是大雪依然下个不停,老虎母子饥困交加,困在深谷,眼看就要死去;母老虎被饥饿所迫,甚至想吃掉小老虎。

当时,众仙人看到这一幕,就问:“有谁能舍弃自己身体,挽救下面这些老虎?”

太子当时正修禅定,他从定中听到问话,心想:“很好!我的愿实现了。”

于是,太子走到岩边,向下望去,看见母老虎抱着小老虎,已被大雪掩盖,就生起大悲心,站立山头寂然入定,当下得到清净无生法忍,看见自己过去未来无数世的事情,又从定中出来,回到住处,告诉师父和五百同学说:“我现在准备去舍身,希望大家随喜!”

师父劝说太子:“你学道的时间还短,懂得的道理还不多,为什么忽然想要舍弃自己心爱的身体呢?”

太子答道:“我前世曾发愿要舍身一千次,此前已经舍身九百九十九次,今天舍身就已满一千次。所以我要舍身,请求师父随喜!”

师父听了非常感动:“你的志愿宏大,必定要先得道,希望来世能反过来度脱我们!”

太子告别师父,师父和五百仙人泪流满面地送太子来到山岩边。

这时有一位富阑长者带领男女五百人,送供养品上山,看见太子就要舍身,感动悲泣,也跟随太子来到山岩边。

太子当着众人发下弘大誓愿:“我现在舍身来救众生的命,所有的功德使我速证菩提道果,获得永远不坏的金刚身、常乐我净的无为法身。愿一切众生,未度的得度,未解的得解,未安的得安。我现在这个身体,是无常的、苦恼的、众毒聚集的;这个身体很不清净,九孔流着污秽;这个身体反复多变,好像受蛇毒的毒液伤害,又好像受强盗持刀追赶杀害;人们用最美的饮食和五欲的快乐,供养这个身体,但是命终以后,因为生前未种善因,于是没有善果,反致造罪堕入地狱,受无量苦。总之,这个身只有受苦,哪会有乐?”

太子又发誓说:“我现在就用自己的血肉去救饿虎,留下的舍利骨,以后我父母必定会建塔供养,一切众生由于过去罪业因缘患有种种病苦,任何医药治疗无效,来到我的舍利塔前,至诚供养,随病情的轻重,不出百日必得痊愈!如果我说的话真实不虚,诸天应雨香花。”

太子话音刚落,曼陀罗花如雨而下,大地为之震动。太子就脱下鹿皮衣,把自己的头目缠住,然后跳下悬岩,倒在饿虎身边。母虎得到菩萨的血肉后,和虎仔都被救活了。

当时,站在岩上的众人看见太子被饿虎吞吃,满地血迹,悲痛大哭,震动山谷,有的捶胸扑地,有的参禅入定,有的磕头忏悔。首陀会诸天、天帝释、四天王以及日月诸天几千万天人,都发无上菩提之心,演奏舞乐,烧香散花,供养太子,他们都这样说:“善哉!大菩萨!不久以后定坐菩提道场。”

在场的五百个同学都发无上正真道意,太子师父也得无生法忍。

过了一段时间,国王、夫人派人给太子送食物,看见只有衣服、用具在石洞中,就去问众同学,他们三三五五相对啼哭;使者又到师父那里,只见师父手托面部,泪流满面,坐着叹气。

使者反复询问,都得不到答复,感到惊异,就把饭食供养给众仙人,回去将山上的情景详细告诉了夫人。夫人听完大吃一惊,预感不妙:“出大祸了!我的儿子死了!”于是捶胸大叫,跑到国王那里,国王听完也很纳闷,众臣劝说国王安静,都说:“太子还在山上,不必担心!”

国王和夫人还是不放心,就和贵妃采女、百官民众一齐上山。富阑长者迎面前来,告诉国王:“太子昨天投身岩下,用血肉喂饿虎,现在只剩下一堆骨头在地上。”

他们一起到尸骨所在处,国王夫人、贵妃采女、百官民众放声痛哭,震动山谷。

国王和夫人扑在太子尸骨上,肝肠痛断,昏死过去。

王妃上前双手捧着太子脑壳,哀痛不已地说:“宁愿自己粉身碎骨,也不愿意让丈夫像眼前这样!”

这时,众臣对国王说:“太子布施,誓度众生,不是被无常鬼害死。趁尸骨没腐烂,应该布置供养。”

于是众人收拾太子尸骨,来到山谷外面平坦之地,堆集旃檀香木材和酥油,火化尸体之后收取舍利,造七宝塔供养。

释迦牟尼佛告诉众弟子:“当时这位太子就是我的前身,国王就是我今世的父亲,夫人就是我今世的母亲摩耶夫人,王妃就是我今世的妃子瞿夷,富阑长者就是阿难,山中师父就是弥勒。”

三三五五其他应用

组词

三组词三组词五组词五组词

笔顺笔画

三笔顺笔画三笔顺笔画五笔顺笔画五笔顺笔画

近义词

三近义词三近义词五近义词五近义词

反义词

三反义词三反义词五反义词五反义词

三三五五成语接龙

正接

五尺竖子五步成诗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五车腹笥五尺童子五尺之童五尺之僮五毒俱全五冬六夏五窦联珠五大三粗五短三粗五短身材五典三坟五鼎万钟五斗折腰五风十雨五方杂处五方杂厝五谷不分五谷不升五谷丰登五谷丰稔五谷丰熟五鬼闹判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五行并下五行八作五花大绑五侯九伯五行俱下五合六聚五黄六月五侯蜡烛五侯七贵五湖四海五积六受五脊六兽五角六张五经扫地五讲四美五羖大夫五零二落五雷轰顶五陵豪气五陵年少五劳七伤五痨七伤五陵英少五里云雾五类杂种五马分尸五马六猴五零四散五里雾五里雾中五内俱崩五内如焚五抢六夺五亲六眷五雀六燕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日京兆五色缤纷五十步笑百步五石六鹢五世其昌五申三令五色无主五体投地五味俱全五虚六耗五心六意五星连珠五星联珠五音不全五言长城五音六律五颜六色五月披裘五月粜新谷五藏六府五脏六腑五子登科五洲四海

反接

不壹而三倒四颠三鼎足而三观隅反三接二连三举一反三径一周三连二并三连二赶三两两三三暮四朝三让再让三事不过三问一得三咸五登三一而二,二而三一而再,再而三语四言三朝四暮三至再至三

参考资料:成语接龙查询三三五五成语接龙

成语词典最新查询成语

饱经霜雪摆老资格半推半就当耳边风多多益办睹影知竿高识远度弓影浮杯蠖屈求伸见怪非怪,其怪自害溃冒冲突鸾歌凤舞狼心狗肺批亢捣虚奇冤极枉群言堂柔茹刚吐伤弓之鸟酸咸苦辣受之无愧添油加醋头重脚轻文君新寡万年无疆习非成俗徙薪曲突一花独放月没参横一沐三捉发正法眼藏昼乾夕惕獐麇马鹿

成语词典大全 网址链接:https://chengyu.122cha.com/sansanwuwu26761.html

展开全部内容